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6)
报纸(36)
学位论文(3)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1)
地方文献 (34)
非遗保护 (8)
红色文化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27)
2013(6)
2011(16)
2008(5)
2007(10)
2005(3)
2002(1)
2000(4)
1991(1)
1990(2)
按来源分组
中国戏剧(5)
剧影月报(5)
北京商报(1)
物流科技(1)
戏曲艺术(1)
艺术教育(1)
文史知识(1)
宋代文化研究(1)
早期教育(教师版)(1)
宜春学院学报(1)
陈白沙“为学”思想研究
作者:叶蓬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为学  陈白沙  王阳明  湛若水  心学  哲学家  陆象山  探究  思维方法  手段 
描述:人”。忽略这一点,就无法把握陈白沙哲学精神的实质。这一点乃是从伦理学角度理解陈白沙学术精神的核心所在。蔡元培先生说:“我国伦理学者,多实践家,尤当观其行事。”①这入木三分地抓住了包括陈白沙在内的儒者学和行、学术和人格修养于一体的特点。正是在学术和做人一体的“为学”活动中,陈白沙通过自身对世界、人生的本性、规律的个体性的独特体验,展示了儒家为学的共同哲学意境。以“为学”为哲学活动中心是自孔子以来的儒学传统。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②对此苟子的解释是:“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③程颐进一步解释:“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知于人也。”④这道出儒家学术活动的目的就在于实实在在有得于己,在于充实和培养自己人生路途中待人接物、守分尽责的高尚道德人格。滋养此道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