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789)
报纸
(213)
学位论文
(28)
会议论文
(10)
图书
(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85)
地方文献
(134)
宗教集要
(11)
红色文化
(8)
地方风物
(3)
才乡教育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
(108)
2013
(45)
2012
(60)
2011
(88)
2009
(50)
2008
(44)
2007
(45)
2006
(41)
2005
(34)
2002
(19)
按来源分组
语文学刊
(5)
安徽文学(下半月)
(5)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3)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3)
青春岁月
(3)
江苏科技信息
(1)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1)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1)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1)
相关搜索词
成因
命运
才子佳人小说
情
《牡丹亭》
才子佳人
临川四梦
儒
汤显祖
以情反理
情爱
确认
人性
佛道思想
情与理
生生之仁
难酬
浪漫主义文学
吴炳
唯情说
咏物诗
和尚
土生葡人
汤显祖诗
二梦
偶然
南京市
情节
抗争
首页
>
根据【检索词:缘情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象山、阳明“心即理”
说
之比较
作者:
郝兴宏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即理
陆象山
王阳明
宋明理学
宇宙
涵义
主体
理性
义理
自然规律
描述:
"心"与"理"这两个重要概念的使用,在宋明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不尽相同。大致说来,在宋明理学的各个阶段,"心"的涵义大致有以下几种:作为人本能的知觉之心,作为主体的意志之心、主体的思维理性之心,形上义理之心等;"理"的涵义则有自然规律
陆象山心性
说
脉络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
钱同舟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心性
说
心性
说
脉络
脉络
价值
价值
描述:
伦理与心性哲理于一体,完成了世俗化伦理与思辨性哲学的结合,是对佛道心性方面挑战的积极回应,也实现了对儒学的改造,创造了儒学的再次辉煌。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