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0)
报纸
(2)
会议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0)
才乡教育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
(3)
2011
(3)
2010
(1)
2008
(1)
2007
(1)
2006
(1)
2004
(2)
2002
(2)
1999
(1)
1997
(1)
按来源分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
现代教学
(1)
汉语史研究集刊
(1)
名作欣赏
(1)
蒲松龄研究
(1)
国立政治大学哲学学报
(1)
道德与文明
(1)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齐鲁文化研究
(1)
吉林教育(高教)
(1)
相关搜索词
中这
《尚书新义》
体用
大人
契约
孙子楚
北京市
危亦林
人与人
尊德性
人物形象塑造
“道问学”
争辨
王安石
地理种源
孔子
Mitscherlich方程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德性个体】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陆象山“
德性
个体
”思想:从“本心”发用出发
作者:
田超
来源:
齐鲁文化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本心
本心
此心
此心
德性
个体
德性
个体
描述:
"本心"在常人状态下处于潜在发用状态;在当下状态中,"此心"召唤
个体
、发用并最终重新自我隐藏,这是一个动态的流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象山彰显了一种"
德性
个体
"观念,即通过对当下
个体
的
德性
选择树立
浅谈陆象山的“尊
德性
”思想
作者:
修淦川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尊
德性
教育思想
发明本心
“求放心”
心学理论
道德品质
教育人
创造性
“德”
描述:
浅谈陆象山的“尊
德性
”思想□修淦川陆象山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他作为中国“心学”(哲学)的创始人,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心学理论和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其中:“尊
德性
”是他的心学理论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