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468)
期刊文章(4718)
会议论文(79)
图书(60)
学位论文(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247)
地方文献 (55)
地方风物 (11)
红色文化 (9)
才乡教育 (6)
宗教集要 (5)
非遗保护 (3)
按年份分组
2014(5537)
2013(229)
2010(253)
2009(247)
2007(238)
2005(201)
2002(143)
1993(79)
1987(111)
1986(85)
按来源分组
咬文嚼字(140)
其它(125)
中国新闻周刊(6)
湘潮(2)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
中国食品工业(1)
福建艺术(1)
人物杂志(1)
广西党史(1)
党史资料通讯(北京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1)
临川一中一书法教师北京载誉归来
作者:饶礼喜 赵静波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晚报讯 日前,临川一中资深书法教师邹成坚从北京载誉归来。受中小学书法发展论坛组委会邀请,邹成坚参加了4月27日结束的中小学书法特色校与骨干教师发展论坛活动,邹成坚是我市唯一受到诚邀的书法
明儒学的中心课题
作者:杜维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与哲学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儒学  道德实践  知识分子  科举制度  陆象山  刘宗周  王阳明  主观主义  儒家  道德理想 
描述:明儒学的中心课题[美]杜维明明儒学,如果根据日本岛田虔次先生的提法,可以说是东亚文明的体现。也就是说明儒学的兴起,如果从中国的儒学的发展来看,是儒学第二期的发展。第一期是先秦两汉,经过了魏晋
有关明儒对于“心”、“性”、“理”的了解之反思
作者:刘述先 拉措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思想  明儒学  王阳明  新儒学  陆象山  牟宗三  当代新儒家  气质之性  表达方式  儒学思想 
描述:一、应该如何命名明儒学?关于明儒学,有好几种表达方式:道学、理学、心学和新理学。这些称法各有其优缺点。对此,我愿作如下讨论:第一,在宋代曾使用过“道学”这个称谓。事实上,明儒学专注于道的研究
遗民刘壎的骈文思想及其批评
作者:杜春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骈文  思想  批评 
描述:刘壎是末元初著名文士,其杂录体笔记《隐居通议》中颇多骈文创作和评价的资料.具体反映出刘壎“以散文为四六”的创作思想.同时,刘壎深具史识,对宋代及以前骈文发展的历程有清晰的把握和精彩的勾勒.对骈文
遗民刘壎的散文观
作者:杜春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壎  散文观  文法 
描述:刘壎是宋元之际著名的文士,《隐居通议》选评历代文人的文章,以此来表达他的文学见解:提倡文法的应用,注重脉络条理、结构统一;将风骨、简严、自然视为文章风格的指归,并提出"揫敛"的方法;散文内容上,强调根据性理、祛腐趋新;重视散文史论的提炼和总结,首倡"江西(文派)体",具有理论价值。
明儒之内在张力:以宋明理学家对杨慈湖之批判为例之分析
作者:黄信二  来源:当代儒学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慈湖  陆象山  心学  理学  儒学方法论 
描述:复杂万千,因此本文将先集中目标并设定探讨范围,以杨慈湖受明儒之批评为案例,从不同学者对慈湖的批判中,归结出理学家们的追求价值与对立性的语言背景中的哲学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