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中华文化的和谐与包容
作者:梁文道  来源:名人传记(上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中华文化  孔子  和谐  包容  中国文化  白鹿洞书院  陆象山  朱熹  传统 
描述:我们今天讲儒家,讲中华文化,有时觉得好像不够包容,但以我的理解,儒家本来不一定是这个样子的。也许很多人会把今天中国文化的很多问题都归结于传统,在我们把孔子叫孔老二的年代,一切的错都是孔子的错。但是近几年不一
论宋遗民刘壎的骈文思想及其批评
作者:杜春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骈文  思想  批评 
描述:刘壎是宋末元初著名文士,其杂录体笔记《隐居通议》中颇多骈文创作和评价的资料.具体反映出刘壎“以散文为四六”的创作思想.同时,刘壎深具史识,对宋代及以前骈文发展的历程有清晰的把握和精彩的勾勒.对骈文
和谐的校园 人才的摇篮 中国十大名牌中学、江西十大人民
作者:暂无 来源:理论导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民满意  江西省  重点中学  临川  和谐  绿色学校  在职教师  国家级  高级教师  特级教师 
描述:临川一中是江西省首批优秀重点中学,创建于1955年。现有在职教师540余人,其中特级教师8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高级教师160余人,级教师200余人,国家级
我国古代德智思想概观
作者:钱广荣  来源:上饶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孟子  代表人物  尊德性  朱熹  老子注  陆象山  概观  良知良能  思想 
描述:弼说得最明白:“德者得也,常得而无丧,利而无害,故以德为名焉”。(《老子注》)(二)指“物性”,即物的“德性”,与“天道”相对应。古人有种看法,认为宇
临川一中构建和谐校园有“五本”
作者:袁旭光 梁家田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临川  发展为本  教师为本  学生为本  办学水平  管理模式  积极引导  绿色学校  班子成员  人性化 
描述:本报讯在全民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学校该如何构建和谐校园?临川一中的做法是“五本”:以学生为本、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以教师为本、建立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以和谐为本、构建融洽的人际关系,以安全为
临川一中:和谐的校园 人才的摇篮
作者:暂无 来源:理论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室  临川  临川  视听阅览室  视听阅览室  重点中学  重点中学  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  江西省  江西省  风雨操场  风雨操场  骨干教师  骨干教师  实验室  实验室  研究生  研究生 
描述:研究生学历教师56人。教师们爱生如子,诲人不倦
李觏思想研究
作者: 思想研究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李觏思想研究
朱熹思想之与陆象山
作者:金春峰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哲学  陆象山  朱熹思想  心即理  道德本心  意识系统  天地生物之心  本体  “本心”  意识状态 
描述:朱熹思想之与陆象山金春峰陆象山哲学思想是心学思想。和王阳明一样,其哲学的基本命师题是“心即理”。朱熹讲“性即理”,不讲“心即理”,故学术界常认为朱陆为理学中两大对立的学派。“朱陆异同”一直是学术界
李翱思想批判
作者:杨荣国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翱  感性与理性  中庸  思想影响  人之道  圣人之性  陆象山  宋儒  唯心  思想体系 
描述:也”。又韩愈曾说:“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而李翱亦这样说“:吾所以不协于时而学古文者,悦古人之行也;悦古人之行者,爱古人之道也”。可见他两人不仅关系很深,而且韩愈给予
陆象山的礼乐思想
作者:章军华 李小兰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本心  本心  易简  易简  礼乐  礼乐  德教化  德教化 
描述:南宋礼乐有述仁义、宣扬德教化的思想 ,其复古周礼乐的意识与强烈的复古思想倾向成为社会主流 ,陆象山的礼乐思想继承孔孟礼乐仁义德化传统 ,其“易简”与“本心”学术论点是从荀子礼乐论述中演绎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