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新儒家眼中的陆象山
-
作者:余品华 赖功欧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现代新儒家 直觉 直觉 心学 心学 成德之教 成德之教 象山学说 象山学说
-
描述:刘藏山这一段是儒家内圣之学的最高峰;唐君毅则视陆学为尊德性致广大极高明之学滁复观认为要把握象山思想,必先把握义利之辨的总枢纽。
-
心学与理学
-
作者:荒木见悟 李凤全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朱子学 陈白沙 “理学” 无善无恶说 三教一致 《大正藏》 王阳明 陆象山 阳明学
-
描述:心学与理学
-
论陆象山心学之方法
-
作者:黄信二 来源:鹅湖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心学 心即理 中国哲学方法论 创造性机制
-
描述:论陆象山心学之方法
-
试论象山“心学”的当代价值
-
作者:周世泉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心学 当代价值
-
描述:当代价值为视点,作出自己的概括和论述。陆九渊“心学”内容深广,不仅对我国中世纪的历史发展产生过振聋发聩的作用,而且在今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具有多方面的借鉴价值和意义,主要是:道德建设
-
陆王心学特征浅释
-
作者:于明泉 来源:潍坊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王阳明 陆象山
-
描述:陆象山是南宋理学家,陆王心学的创始人,他在朱熹的说辩中,提出了以心为宇宙万物的本体,强调心与理的统一。明代王阳明继承了陆象山的观点,该文介绍了陆王心学的主要内法。
-
儒家德治观念与实践研究--以陆象山"荆门之政"为例
-
作者:郑晓江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儒家 德治观念 德治观念 象山 象山 荆门之政 荆门之政 现代沉思 现代沉思
-
描述:运用于当今中国的政治活动之中.
-
从陆象山本心哲学析论儒家追求「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之观念
-
作者:黄信二 来源:哲学论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心学 本心 心即理 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
-
描述:础,以寻得道德实践之内在动力
解决了孔子以来探问「礼之本」的课题。作者探讨此一问题意
识的方法性结构,主要是区分了哲学之「发生」与「应用」两
范畴,并强调此一课题的探讨必须画於「道之本体」的层次论
述,即必须置於有关哲学之「发生」的位置论述,而非一般哲
学之「应用」的层面中诠释。同时,作者强调对象山哲学的理
解,应注意其哲学的发生性背景;本文即以「心即理」观念的
分析做为本文的诠释背景,希望能透过此方法,使对象山的研
究能以问题意识为导引,以处理其文本的诠释方向,并还原象
山哲学之原初精神。
-
王阳明之前儒家“良知”心性学说的历史考察:从孟子到陆象山
-
作者:杨庆杰 来源:太平洋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子 孟子 陆象山 陆象山 王阳明 王阳明 儒家 儒家 良知 良知 心性学说 心性学说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
描述:够只局限于静态的结构分析,还应该考虑到其动态的历史发生。循着先秦儒学的心性论—大乘佛学的佛性论—宋明理学、心学的历史脉络,可以考察良知范畴历史发展的源流正变,揭示王阳明心学之前良知范畴的历史内涵。
-
走近心学大师
-
作者:周世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陆象山 王阳明 中国古代哲学 人本主义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王夫之 陆王 叔本华 客观唯心主义
-
描述:走近心学大师
-
值得深入研究的心学潮流
-
作者:张岱年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主观唯心论 陈白沙 王阳明 心外无物 杨慈湖 陆象山 中国哲学史 发展演变 主体性
-
描述:值得深入研究的心学潮流张岱年北宋中期,二程讲学洛阳,提出“天者理也”,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明道(程颢)又说“只心便是天”,于是将天与理与心统一起来,表现了主观唯心论的倾向。伊川(程颐)论儒佛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