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象山孟子学之诠释学意涵
-
作者:黄信二 来源:当代儒学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孟子 心即理 本心 心性论
-
描述:则於陆学中亦受重视的情况;在修养工夫方面,则将说明陆学中以明善为诚身前提的必要、明辨义利的方法,以及其中的知性辩证的属性。本文的目标除比较象山与孟子两人学问外,另一主要目的即欲透过两人学问的变化
-
陆象山论学之道
-
作者:黄春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古代哲学 古代哲学 论学之道 论学之道
-
描述:本文阐述陆象山在“心即理”的哲学命题下的为学之道。在为学要“先立乎其大”的前提下,除了运用“易简功夫”和独立思考外,着重探讨了陆象山“千虚不搏一实”的求实精神和治学方法。
-
朱子学在日本的发展
-
作者:李廼扬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朱子学 阳明学 正统思想 王阳明 华夷观念 朱熹 陆象山 孔孟学说 中国思想 性理学
-
描述:李廼扬先生是旅居日本华侨,在京都市开有中文出版社。我校名誉教授。本文立足于日本、学术和出版,从儒学的年轮、宋理学的成立、朱子学与阳明学之比较、正统思想和华夷观念、日本诸子学的派别与和刻《宋明思想录
-
陈白沙“为学”思想研究
-
作者:叶蓬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为学 陈白沙 王阳明 湛若水 心学 哲学家 陆象山 探究 思维方法 手段
-
描述:学和行、学术和人格修养于一体的特点。正是在学术和做人一体的“为学”活动中,陈白沙通过自身对世界、人生的本性、规律的个体性的独特体验,展示了儒家为学的共同哲学意境。以“为学”为哲学活动中心是自孔子
-
陆象山知识学研究
-
作者:庄庆信 来源:哲学论集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陆象山知识学研究
-
临川一中健笔雄心抒写教育诗话 才乡学府展现时代华章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临川自古文风鼎盛,英才辈出,素有“才子之乡”的美誉。历经文化滋养的临川一中,根植沃土,健笔雄心书写教育诗话。恢复高考以来,桃李盈门,芝兰满室,已向高等院校输送优秀新生5万余人。近几年来,临川一中连创佳绩,学校高考升学率、录取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人数均居全省前列。
2014
-
[园丁之歌] 甘化雨露育才乡 ――记临川一中英语教师、全省
-
作者:方友华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自1988年至今,喻晓娟一直在临川一中工作。她在才子之乡――临川这块教育的热土上,辛勤耕耘了20多个春秋,用道德和知识的乳汁哺育了数以千计的学子,为临川教育作出了无私的奉献,谱写了一曲曲求真务实、赤诚奉献的动人之歌。
闪光的教学路
喻晓娟长期担任高中英语教学。她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结合
-
阳明学与朱子学关系新探
-
作者:陈声柏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朱子学 阳明学 格物致知之旨 《传习录》 思想形成 “格物致知” 陆象山 宋明理学 龙场悟道
-
描述:熹“格物致和”思想的比较,以企置其于王
-
陈建和《学蔀通辨》
-
作者:步近智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陆象山 晚年定论 朱熹 早异晚同 朱子语类 朱学 朴素唯物主义 致良知 罗钦顺
-
描述:学”,年十九,其父病卒于广南府知府任所,年二十三补邑弟子员。嘉靖七年(1528年),年三十一,中举
-
陆象山教育思想之为学目的 态度和方法初探
-
作者:方兰欣 来源: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教育 教育 辨志 辨志 戒慎虚敬 戒慎虚敬 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
-
描述:本文试图探析陆象山教育思想的精华,系统论述其尽人道、做大人的为学目的,戒慎虚敬、求真求实的为学态度,以及主体性学习方法论。重点在于阐述其"亦须还我堂堂正正地做个大人"的道德教育思想和读书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