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92)
报纸(127)
会议论文(9)
学位论文(9)
图书(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88)
地方文献 (41)
宗教集要 (6)
红色文化 (3)
才乡教育 (3)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3(17)
2006(21)
2005(22)
2004(18)
2000(13)
1999(23)
1995(21)
1986(14)
1983(8)
1982(5)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11)
名作欣赏(6)
浙江学刊(3)
中州统战(2)
华夏文化(2)
黄山学院学报(1)
神州(1)
黑龙江戏剧(1)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半岛都市报(1)
朱熹与吕谦的交谊
作者:刘昭仁  来源:黄山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理学  朱熹    陆象山  《近思录》  鹅湖之会 
描述:,朱、吕、陆三家同出伊洛,而朱熹承受小程的规模,又融合周敦颐、张载等人,主"格物致知"、 "即物穷理",集两宋理学的大成;而陆象山则心印大程,其高明处也像大程,主明心见性、明辨义利,以开发 "本心
象山、阳明“心即理”之比较
作者:郝兴宏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即理  陆象山  王阳明  宋明理学  宇宙  涵义  主体  理性  义理  自然规律 
描述:"心"与"理"这两个重要概念的使用,在宋明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不尽相同。大致说来,在宋明理学的各个阶段,"心"的涵义大致有以下几种:作为人本能的知觉之心,作为主体的意志之心、主体的思维理性之心,形上义理之心等;"理"的涵义则有自然规律
陆象山心性脉络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钱同舟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心性  心性  脉络  脉络  价值  价值 
描述:伦理与心性哲理于一体,完成了世俗化伦理与思辨性哲学的结合,是对佛道心性方面挑战的积极回应,也实现了对儒学的改造,创造了儒学的再次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