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陆象山与杨慈湖师弟关系辨证
作者:孙齐鲁  来源:现代哲学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杨慈湖  杨慈湖  师弟关系  师弟关系  心学  心学 
描述:慈湖与象山,固有师生之谊.然慈湖之学,并非主要得力于象山,而是在其父亲的教诲下研<>、并深造自得的结果.慈湖对象山之贡献,更多体现为对陆门声势的壮大.考察慈湖、象山师弟之授受关系,可知后世以慈湖
陆象山心学感悟录
作者:周世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心学  象山心学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  内容构成  内容构成  历史影响  历史影响 
描述:多角度地分析了象山心学的生态环境,揭示特定时空象山心学产生的必然规律;从“人心(性)本质说”、“人心同一说”、“人心蒙蔽说”、“人心自救说”、“人心开发说”五个层面论述了象山心学的基本内容及各部分
论陆象山“心学”教育思想
作者:王法贵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  辨志  辨志  立心  立心  做人  做人 
描述:陆象山作为一个学派开创者所从事的教育活动及其所彰显的理论特色,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他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辨志"为先导,以"立心"为根本,以"做人"为归宿,三位一体,相辅相成,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其心学
論宋明儒之内在张力:以宋明理学家对杨慈湖之批判为例之分析
作者:黄信二  来源:当代儒学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慈湖  陆象山  心学  理学  儒学方法论 
描述:复杂万千,因此本文将先集中目标并设定探讨范围,以杨慈湖受宋明儒之批评为案例,从不同学者对慈湖的批判中,归结出理学家们的追求价值与对立性的语言背景中的哲学意涵。
从陆象山本心哲学析论儒家追求「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之观念
作者:黄信二  来源:哲学论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心学  本心  心即理  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 
描述:论 述,即必须置於有关哲学之「发生」的位置论述,而非一般哲 之「应用」的层面中诠释。同时,作者强调对象山哲学的理 解,应注意其哲学的发生性背景;本文即以「心即理」观念的 分析做为本文的诠释背景,希望能
陆象山教育学说
作者:余家菊  来源:中华书局 年份:193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教育理论  陆九渊 
描述:分析陆象山说中的教育思想。分为宇宙、规模、讲明、存养、经纶5节。书前有序和《陆象山小传》。
象山心学中的“义利之辨”探析
作者:牟宗艳  来源:理论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义利之辨  君子  小人  道德修养 
描述:可谓极富新意 ,别开生面。本文就陆象山在“义”与“利”的关系、“义利之辨”与君子小人之“志”、“义利之辨”与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思想展开论述 ,以求对心学一派的价值观深蕴作一探讨。
论南宋心学领袖陸象山的政治思想及其实践
作者:陳忻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思想  文化研究  象山先生  南宋  朱熹  士大夫  宋代  领袖  陛下  宋史 
描述:荆门军则是其"裕民"思想的具体实践。本文就是以这两个事件为中心,把陆象山摆放在当时的政治历史背景下,能过考察其政治思想和实践来探究其人格精神。
陆象山「心学」的义理与王阳明对象山之学的了解
作者:杨祖汉  来源:鹅湖学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陆象山「心学」的义理与王阳明对象山之学的了解
陆象山简教育论纲
作者:杨云生 吴一根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培养目标  发明本心  教育方法  教育论    白鹿洞书院  象山先生  教育内容  尊德性 
描述:陆象山简教育论纲□金溪县陆象山研究会执笔:杨云生吴一根《象山年谱》说:“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