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金溪访象山
作者:郑晓江  来源:寻根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  诞辰  家乡 
描述:时值陆象山诞辰850周年,仲春四月,蒙蒙细雨,我们来到江西抚州金溪县。这里是象山的家乡。
朱熹思想之与陆象山
作者:金春峰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哲学  象山  朱熹思想  心即理  道德本心  意识系统  天地生物之心  本体  “本心”  意识状态 
描述:朱熹思想之与陆象山金春峰陆象山哲学思想是心学思想。和王阳明一样,其哲学的基本命师题是“心即理”。朱熹讲“性即理”,不讲“心即理”,故学术界常认为朱陆为理学中两大对立的学派。“朱陆异同”一直是学术界
象山的礼乐思想论
作者:章军华 李小兰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  象山  本心  本心  易简  易简  礼乐  礼乐  德教化  德教化 
描述:南宋礼乐有述仁义、宣扬德教化的思想 ,其复古周礼乐的意识与强烈的复古思想倾向成为社会主流 ,陆象山的礼乐思想继承孔孟礼乐仁义德化传统 ,其“易简”与“本心”学术论点是从荀子礼乐论述中演绎而来
浅析陆象山的人性论
作者:顾厚顺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  人性论  心即理  本心  物欲  资禀 
描述:象山的人性论源于孟子,但又有“心学”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人性论思想体系。概略地说,一是以“心即理”致思路线构建其人性论的基本观点,二是以“本心”论证其人性为善,三是以“物欲”和“资禀
象山先生其人其事
作者:傅林辉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  陆氏家族  荆国王文公祠堂记  荆门 
描述:象山的陆氏家族出身豪门,是唐昭宗时宰相陆希声的后裔。当陆氏六世祖陆德迁因避五代末战乱举家迁到临川青田村时,家道已经中落,但却始终保持了书香门第。象山先生六兄弟都是很有学问的人。陆象山并非是唯心主义
论陆象山的风俗观
作者:刘雪影  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风俗  风俗  道德  道德  教化  教化 
描述:象山从儒者的立场出发,对当时的社会风俗予以批判和解构。他主张学者应当超拨于流俗之外,“脱俗以修身”。同时,学者也应当担当改造风俗的重任,并通过改造风俗达到教化百姓的目的。荆门之政,恰好说明此点。
【陆象山研究】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陆象山研究】
棋王——陆象山
作者:邓晓玉  来源:贵溪县修志通讯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棋王——陆象山
《陆象山语录》
作者:陆九渊  来源:读书文摘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  象山  读书  读书  需要  需要 
描述:《陆象山语录》
象山“实学”探微
作者:郑晓江  来源:阳明学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先生  实学  象山  本心  伦理道德  天地之心  践履  心性之学  尊德性  象山心学 
描述:,象山于学则辨"道问学"与"尊德性";于践履方面,则辨公与私、义与利,这就是象山实学的全部精义之所在。本文还对象山实学的基本内容、特征、精神,以及意义等进行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