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壎诗学思想初探
-
作者:张红 饶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壎 诗学 宗唐得古 折衷唐宋
-
描述:元代诗学主潮为“举世宗唐”,江西诗论家却是其中颇为特殊的一支,他们上承江西统系,探索唐、宋诗之渊承,成为“宗唐得古”思潮下较温和的“折衷唐宋”派,刘壎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刘壎的诗学思想有两大关键
-
刘壎的四六文思想与创作
-
作者:刘建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壎 四六 标准 创作
-
描述:四六文是骈文的通行别称,魏晋时期甚为流行,到了两宋仍风头不减。宋末元初的刘壎,是工于四六的一位名家,他在《隐居通议》中专列"骈俪"三卷,评价前人的四六文创作,提出了自己的判断标准。刘壎自己也有
-
刘壎的古赋理论与创作
-
作者:刘建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壎 古赋 理论 创作
-
描述:赋特色,也基本上能符合其理论要求。
-
论宋遗民刘壎的骈文思想及其批评
-
作者:杜春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骈文 思想 批评
-
描述:刘壎是宋末元初著名文士,其杂录体笔记《隐居通议》中颇多骈文创作和评价的资料.具体反映出刘壎“以散文为四六”的创作思想.同时,刘壎深具史识,对宋代及以前骈文发展的历程有清晰的把握和精彩的勾勒.对骈文
-
论宋遗民刘壎的散文观
-
作者:杜春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壎 散文观 文法
-
描述:刘壎是宋元之际著名的文士,《隐居通议》选评历代文人的文章,以此来表达他的文学见解:提倡文法的应用,注重脉络条理、结构统一;将风骨、简严、自然视为文章风格的指归,并提出"揫敛"的方法;散文内容上
-
关键时刻冲在前:――记抚州一中灾民安置点临时党支部
-
作者:邹彤明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6月24日,记者来到抚州一中灾民安置点采访,该校办公大楼一侧写着:抚州一中灾民安置点临时党支部,屋内个个忙得不亦乐呼。 6月23日晚,抚州一中灾民安置点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临时党支部书记由牵头安置单位市教育局局长担任。支部成员由学校教师代表、派出所民警代表、受灾群众代表、志愿者代表、卫生防疫部门代表组
-
[科教之星为了学生,她甘愿付出所有——记临川一中特级教师黄
-
作者:潘四平 章晋辉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她是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省中学特级教师,两度评为全省先进工作者。
她长期从事高中生物教学,所任班级高考成绩一直稳居全省前茅。辅导学生98人(次)夺得生物奥林匹克比赛和生物百项活动全国一等奖、优秀活动奖和省、市级其他奖项。主持和参与完成的《临川考案(生物卷)》深
-
我的未来不是梦:――记临川一中孪生兄弟欧阳攀、欧阳峰
-
作者:饶礼喜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拾起高考破碎的旧梦,怀揣着梦想孕育的种子,我来到久负盛名的才子之乡,播撒希望的种子,渴盼听到2008那花开的声音……”这是去年暑假里欧阳攀同学写下的一则日记。为了圆梦,欧阳攀和他的孪生弟弟欧阳峰一起从泰和县乌市镇栖龙村来到临川一中。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拼搏,他们终于双双上了文科一本线,圆了重点大学的
-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记江西省先进工作者、临川一中副校
-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工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记者 曹小红
她在历次全国全省性的优质课比赛中屡创佳绩,她多次在全省全市上示范课和观摩课,她所任教的学生高考成绩一直稳居全省前茅;她先后辅导学生48(人)次夺得全国生物奥林匹克比赛和生物百项活动一等奖、优秀活动奖和其他奖项,50多(人)次获省、市(地区)奖项,是江西省辅导学生获奖较多
-
每个学生都是“宝贝疙瘩”———记临川一中高级教师王昱
-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饶剑龙晚报记者赵静波
资料图片
在学生眼里,他是“救星”;在同事眼里,他是“创造奇迹的人”;在他眼里,每个学生都是“宝贝疙瘩”。他就是临川一中高级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王昱。
资助近30名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自1988年7月从中山大学毕业至临川一中任教后,王昱已经在三尺讲台上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