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85)
报纸(206)
图书(15)
会议论文(3)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04)
地方文献 (34)
地方风物 (31)
非遗保护 (31)
红色文化 (6)
宗教集要 (4)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2(34)
2011(50)
2010(37)
2008(22)
2006(15)
1999(10)
1996(10)
1994(3)
1985(6)
1984(9)
按来源分组
其它(9)
文献(5)
农业考古(3)
文物世界(2)
寻根(2)
电影评介(2)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
景德镇陶瓷(1)
江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四川戏剧(1)
南丰白舍窑:“瓷中之玉”
作者:暂无 来源:景德镇陶瓷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丰  景德镇  瓷器  收藏  制作工艺  中央电视台  文化内涵  瓷文化  瓷土  专家鉴定 
描述:古瓷精品遭遇尴尬对于白舍窑瓷器收藏爱好者胡日辉来说,最尴尬的事情莫过于2006年夏天参加中央电视台《鉴定》栏目的经历。那次,他带着一对收藏10多年的白舍窑葵口茶盏参
沧海遗珠:白舍窑影青茶盏与宋代南丰茶文化的关系
作者:李云集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茶文化  茶文化  南丰  南丰  宋代  宋代  擂茶  擂茶  饮茶风尚  饮茶风尚  茶具  茶具  军峰山  军峰山  饮料  饮料  茶道  茶道  民间  民间 
描述: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中国古老的饮料,我们祖先很早就知道饮茶的好处,初为药用,继为茶饮。历史上,以茶汁当饮料,至少可以追溯到汉代;把饮茶作为一种社会时尚,则是从唐代开始的。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奠定了茶道的形式和内容,饮茶由此开始讲究境界,强调饮茶体验人生的茶道,茶文化也逐渐形成。
宋代白舍窑影青釉茶盏与南丰的擂茶文化
作者:曾智泉  来源:文物世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茶文化  茶文化  擂茶  擂茶  宋代  宋代  南丰  南丰  饮茶风尚  饮茶风尚  形成与发展  形成与发展  景德镇  景德镇  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  中间阶层  中间阶层  文化性质  文化性质 
描述:并迅速传入日本、朝鲜等国。宋朝一建立,便在宫廷兴起饮茶风尚,饮茶、斗茶成了风行上层社会的一种带有文化性质的风雅行为;又由于宋代市民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民间饮茶的发展,茶文化由中间阶层
桔乡南丰
作者:朱一清 吴昀  来源:企业经济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丰蜜桔  军峰山  武夷山脉  丰县  地形  抚河  无霜期  江西  西部  沟谷 
描述:游的于江,自南而北频频流过,九剧水、沧浪水、密江水、?山水等支流象珠网分布全境,滋润着桔乡大地.
南丰县市山镇
作者:暂无 来源:理论导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军峰山  历史悠久  森林覆盖率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南丰蜜桔  江西省  耕地面积  山镇  西北部 
描述:,军峰山主
试论南丰白舍窑
作者:陈定荣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丰  瓦子  器物  南丰县  瓷业  瓷器  青白瓷  景德镇窑  窑场  瓷土 
描述:,产品丰富,且地处南丰县境,又以县名,所以又称“南丰窑”。
南丰白舍窑:“瓷中之玉”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平卫东 本报记者 陈青峰古瓷精品遭遇尴尬对于白舍窑瓷器收藏爱好者胡日辉来说,最尴尬的事情莫过于2006年夏天参加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的经历。那次,他带着一对收藏10多年的白舍窑葵口茶盏参加《鉴宝》节目,茶盏一经亮相,就得到专家鉴定团的赞许,没想到被专家们认定是景德镇湖田窑的瓷器,这让他窝心了好一阵
南丰至军峰山旅游公路通车
作者:王世强  来源:信息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全长14公里,路面宽7米,总投资2000万元,起于南丰县三溪乡池峰村,终于军峰山山脚下,成为南丰通往军峰
江西南丰白舍窑调查纪实
作者:陈定荣  来源:考古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足径  口径  出土器物  青白瓷  南丰  江西  瓦子  图版  堆积  瓷器 
描述:,入鄱阳湖抵长江,舟楫可通达省内许多县市,远走长江流域,是古代良好的天然
宋代白舍窑遗址拾零
作者:金毓铨  来源:收藏界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中国古代陶瓷  遗址  陶瓷史  遗存  风格多样  瓷片  信息  南丰  梯田 
描述: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笔者更崇尚“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因为对中国古代陶瓷技艺有兴趣,最近走访了江西省南丰县宋代白舍窑遗址。真的得到了一些陶瓷史书籍中未见或不同的信息。现摘述如下,供有兴趣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