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841)
期刊文章(770)
会议论文(75)
学位论文(36)
图书(19)
按栏目分组
地方风物 (1085)
历史名人 (491)
宗教集要 (134)
地方文献 (25)
非遗保护 (3)
红色文化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450)
2013(159)
2012(186)
2011(176)
2009(62)
2007(45)
2006(42)
2004(31)
1995(19)
1987(13)
按来源分组
其它(135)
铀矿地质(28)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7)
世界核地质科学(11)
地质力学学报(6)
地球(3)
科技创业家(2)
江苏地质(2)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1)
遥感技术在地貌信息提取中的应用:以相地区为例
作者:余亮  来源:地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地貌信息  图像处理 
描述:在选取美国陆地卫星 Landsat-7 ETM+影像数据的基础上,研究遥感数字图像的处理并分析了遥感地貌信息提取与解译,建立地貌遥感解译标志,研究相矿区地貌类型和特征。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在相铀矿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魏长帅  来源:科学与财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同位素    成岩年龄  化年龄 
描述:铀矿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采和科研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较系统的研究。但是定年结果不统一,致使国内外诸多学者在相铀矿田火山侵入岩成岩年龄、铀矿成矿年龄
淮北相主要优势植物叶面积与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作者:郭治远 何俊洁 周济源 王贝贝 张兴旺 郭传友  来源:安徽林业科技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优势植物  叶面积  生物量 
描述:本文主要研究了淮北相5种主要优势植物单叶面积与生物量。结果表明:不同植物间的单叶面积与生物量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原因除物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外,也与环境条件的不同有关;扁担木、柘树、牡荆3个物种
及其邻区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作者:刘富军 姜勇彪 吴志春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旅游地质资源  地质地貌景观  开发与保护  及其邻区 
描述:地旅游产品,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赣核地质人的精神高地
作者:黄江明  来源:核地知与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质    高地  精神  实践活动  领导班子  第一次创业  群众路线 
描述:次创业的成就和艰辛:更是我局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之举,补钙健骨。
江西相铀矿田成矿有利因素分析
作者:李建峰 周万蓬 张德志  来源:广东化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铀矿  成矿因素 
描述:文章在阐述相铀矿田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矿源层、蚀变特征、热液、构造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认为相田铀成矿是在多种成矿有利条件下共同作用的结果.区域富铀地层为铀成矿准备了物质基础;区域蚀
江西相铀矿田邹—石断裂新解
作者:张万良  来源:资源调查与环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邹—石断裂  铀矿田  新构造活动  后构造 
描述:、构造透镜体和断层泥,以脆性变形为主,温热水与之关系密切,故认为,邹—石断裂具有新构造活动的踪迹,可能形成于新近纪—第四纪,属后构造.
江西相沙洲铀矿床He、Ar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严冰 严寒 魏文风 曹阳 李健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He  Ar  壳幔混合 
描述:幔;黄铁矿样品流体包裹体的n(40Ar)/n(36Ar)值为303 ~326,n(3He)/n(4He)值为0.193 ~2.946 Ra;成矿流体的He-Ar同位素组成是地壳流体[n(3He)/n(4He)值较低,n(40Ar)/n(36Ar)值与大气近似]和地幔流体[高n(3He)/n(4He)和n(40Ar)/n(36Ar)值]两端元的不同比例混合产物.
铀矿田邹家山矿床矿石矿物组成研究
作者:刘若熙 孙占学 胡宝群 王志华 王运  来源: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铀矿物  钛铀矿  黄铁矿  微生物浸出  电子探针分析 
描述:颗粒裂隙及裂缝中,有利于微生物浸出.磷灰石含量高是酸耗量高的原因,黏土矿物含量较高,可影响堆渗透能力.上述研究结果可为改进微生物浸铀工艺、提高微生物浸铀效率提供矿物学依据.
铀矿田西北部与东南部地学信息对比研究
作者:张万良 刘德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学信息  侵蚀程度  意义  铀矿田 
描述:文章通过对相铀矿田西北部与东南部地学信息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地质结构和矿床产出特征的不均一性和不对称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相田深部及远景区扩大提供了新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