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07)
学位论文(522)
图书(118)
会议论文(53)
报纸(4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31)
地方风物 (118)
地方文献 (116)
非遗保护 (34)
才乡教育 (18)
文化溯源 (11)
宗教集要 (1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2(132)
2011(126)
2010(120)
2009(106)
2008(94)
2007(97)
2005(72)
2004(71)
2001(38)
1999(37)
按来源分组
人民音乐出版社(8)
外语与外语教学(3)
天津人民出版社(2)
齐鲁书社(2)
新疆人民出版社(1)
晋中学院学报(1)
巴蜀书社(1)
中小学校长(1)
新教育(吉林)(1)
文学教育(下)(1)
相山地区变质基底新认识及其原归属的对比研究
作者:章邦桐 胡恭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在相山北部首次发现十字石片岩及堇青石片岩。根据随变质作用增强而出现的新变质矿物,将相山变质岩基底划分为绢云母千枚岩带、黑云母征 岩带、铝榴石片岩带和十字 石片岩带。提出并采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比值聚类分析方法,确认相山地区变质岩原岩不属震旦系,而与华在睡地块(古了南)的陈蔡群相当。
同位素在相山火山岩型铀矿床研究中的某些应用
作者:刘金辉 李学礼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同位素在相山火山岩型铀矿床研究中的某些应用
马头山羊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者:邓书湛 刘若余 吴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羊  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  遗传多样性 
描述: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808,核苷酸多样度为0.002 43。以绵羊为外群构建系统发生树(NJ tree)。结果显示:马头山羊有两个母系起源,其中支系A占75%(12/16),支系B占25%(4/16)。
同位素在相山火山岩型铀矿床研究中的某些…
作者:刘金辉 李学礼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同位素  成矿热液  火山岩  铀矿床 
描述:同位素在相山火山岩型铀矿床研究中的某些…
应用超数排卵与胚胎冷冻技术保护马头山羊品种资源的研究
作者:张作仁 杨利国 闻群英 熊金洲 赵本弟 吴细波 朱曾武 余礼奎 曹钟鑫 孙伟 戴猛 林勇 韩仕平 郑少友 王定国 王辉 戢正萍 张春燕 张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头山羊  超数排卵  胚胎冷冻  品种资源保护 
描述:就是在《马头山羊品种资源保护利用新技术中试与示范》这一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资助下试图通过对马头山羊的超数排卵、胚胎冷冻,冷冻胚胎移植等技术的有机结合,构建马头山羊冷冻胚胎保种,为其胚胎移植的产业化、品种改良、新品系培育、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
复合营养舔砖对马头山羊饲用效果研究
作者:张彬 李丽立 刘成一 林大木 陈光伟 黄成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羊  舔砖 
描述:万元.
马头山羊在四湖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作者:方热军 胡民强 曹小明 平作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羊  马头山羊  生态适应性 
描述:马头山羊在四湖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方热军胡民强(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长沙410125)曹小明(湖南农业大学长沙410128)平作均(监利县红城兽医站)前言马头山羊原产于武陵山区的石门县
江西马头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稀有植物群落研究
作者:刘信中等  来源:中国林业出版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科学考察  考察报告  江西省 
描述:江西马头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稀有植物群落研究
相山铀矿田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作者:张树明 王蕾 蒋振频 郭国林 刘金枝 安伟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研究意义  铀矿床  相山 
描述:系,密度与均一温度为负相关,而密度与盐度正相关。沙洲矿床-138m标高和-98m标高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297.3℃和272.9℃,盐度为13.73wt%和11.62wt%,密度为0.86g/cm3和0.87g/cm3;均一温度与盐度之间规律性不明显,密度与均一温度负相关、与盐度之间关系不明显。横涧矿床-3m标高和92m标高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259.9℃和291.7℃,盐度为13.45wt%和7.95wt%,密度为0.91g/cm3和0.79g/cm3;均一温度与盐度正相关,密度与均一温度负相关、与盐度关系不明显。计算获得邹家山矿床-130m标高和206m标高铀成矿平均深度是860m和550m,沙洲矿床-138m标高和-98m标高为578m和537m,横涧矿床-3m标高和92m标高是930m和950m。与地表标高对比获得,邹家山、沙洲和横涧铀矿床形成后的剥蚀程度分别在320~416m、190~240m、727~902m之间。
当前相山铀矿石酸法标准浸出研究
作者:濮国荣 魏巧生 胡荣泉 左杨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随着矿山开采的不断深入和开采品位的逐渐下降,矿石的性质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生产中浸出率日益下降,针对这一现状,通过实验室标准浸出实验的研究,为当前相山铀矿石的浸出提供科学合理的酸耗和氧化剂用量等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