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8)
报纸(66)
会议论文(6)
学位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64)
地方风物 (24)
地方文献 (3)
非遗保护 (2)
才乡教育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2(12)
2009(8)
2008(6)
2007(7)
2002(3)
1999(5)
1995(4)
1990(3)
1988(3)
1935(1)
按来源分组
汗血周刊(1)
中学语文(1)
楚天主人(1)
北方音乐(1)
西部大开发(中旬刊)(1)
工会理论研究(1)
商务周刊(1)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
中外管理(1)
中国出版(1)
淮北市相山区近郊现代农业发展特色及经验
作者:纵玉华 王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农业  近郊  特色  经验  建议 
描述:阐述了淮北市相山区近郊现代农业发展的特色与经验,提出了发展建议。
同位素在相山火山岩铀矿床研究中的某些应用
作者:刘金辉 李学礼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同位素在相山火山岩铀矿床研究中的某些应用
同位素在相山火山岩铀矿床研究中的某些…
作者:刘金辉 李学礼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同位素  成矿热液  火山岩  铀矿床 
描述:同位素在相山火山岩铀矿床研究中的某些…
火山岩铀矿床成矿构造控制特徵-以俄罗斯Streltsov
作者:刘雷 胡瑞忠 商朋强 杨社锋 张国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火山岩铀矿床  成矿特徵  构造控制 
描述:些構造控制特徵的分析,提出了火山岩鈾礦床找礦勘探的幾點建議。
相山火山岩铀矿床科研讨论会简况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相山火山岩铀矿床科研讨论会简况
江西相山壳源火山-侵入杂岩及其深部成矿作用
作者:范洪海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相山次火山岩  相山次火山岩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作用  成矿作用  相山矿田  相山矿田 
描述:江西相山大型塌陷式火山盆地控制了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火同岩铀矿田,其独特的成岩环境及成矿机理为国内外地质界所瞩目.该文重点解剖了相山次火山岩中闪长质淬冷包体及邹家山富大铀矿床深部隐爆角砾岩的成因机制
地幔去气与铀成矿的关系—以江西相山火山岩铀矿为例
作者:Liu Lei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幔去气  地幔去气  矿化剂  矿化剂  构造特征  构造特征  铀成矿作用  铀成矿作用  相山铀矿床  相山铀矿床  火山岩  火山岩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成矿构造演化  成矿构造演化 
描述:江西相山铀矿床,位于中生代赣—杭火山岩带相山火山塌陷盆地内,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火山岩铀矿床,其独特的成矿环境及成矿机理为国内外地质界所瞩目.本论文主要运用岩石学、构造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石英热释光的标意义--相山铀矿床的研究实例
作者:王湘云 章邦桐  来源:矿床地质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热释光  热释光  叠加复合  叠加复合  热事件  热事件  找矿标志  找矿标志  相山铀矿床  相山铀矿床 
描述:;矿石和近矿围岩中石英热释光辉光曲线都是双峰,且都是中温峰的相对强度比高温峰的相对强度高。这些差异可作为该矿床的找矿标志。在石英热释光辉光曲线上,任一特定峰温对相邻峰形存在一个叠加复合区间,其范围为特定峰温20℃左右。自岩浆冷却以后,该地区至少经历了五次大的热事件。对应的温度分别为250℃、288℃、310℃、335℃、350℃,表明该矿床是多次热事件叠加的结果。
江西东乡-相山中生代S火山岩带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王德滋 刘昌实 沈渭洲 陈繁荣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S火山岩  S火山岩  石榴子石  石榴子石  Nd同位素  Nd同位素 
描述:,经作者最近研究证实亦存在一条证据确凿的S火山岩带,它位于江南古岛弧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交接部位。
相山矿田斑岩铀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
作者:邵飞 范衡 夏菲 邹茂卿 潘家永 何丹丹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  C  C  O同位素  O同位素  斑岩铀矿床  斑岩铀矿床  成矿机制  成矿机制  相山矿田  相山矿田 
描述:中受到高度分馏的结晶作用,成矿物质铀与高场强元素优先富集于最晚期岩浆热液中,为铀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岩浆热液与岩石相互作用形成了广泛的矿前期蚀变,也促成了其演化为富含F,Cl,CO2等挥发分的成矿流体,矿石中HREE,Pb,Zn,Mo的高度富集,说明成矿温度大致为200~250℃。C,O同位素特征预示了幔源物质参与了铀成矿作用,CO2脱气作用是成矿物质卸载的机制之一,花岗斑岩内外接触带及斑岩侵位正前方、正上方构造破碎带、不同岩性界面是矿质卸载的有利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