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4)
-
作者:暂无 来源:宝安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声,没再追问。
杨帆借着收拾碗筷,起身进了厨房。
何岸却又叹了一口气,有个大学同学离婚了,真是想不到,原本那么好的一家子。
什么原本那么好,过不下去了就离婚嘛,太正常了。杨帆随口接道。
你说啥?何岸也拿着碗筷进了厨房。
没说啥。杨帆揩揩额头的冷汗,埋头洗碗。
(12)
红朵在QQ上给杨帆传来一张相
-
“画中人”型故事探析
-
作者:臧卢璐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事类型 画中人 牡丹亭
-
描述:"画中人"是我国古代民间故事中一个有趣的故事类型,讲述被绘在画中的女子竟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走出画像,与凡间的男子喜结连理,表达了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探讨《牡丹亭》里的画中人,以及汉族和壮族的故事异文,可以看出,该故事类型的形成受到佛教的影响,还与古人的灵魂观念和巫术思维有关。
-
青春版《牡丹亭》4年后再来汉
-
作者:暂无 来源:长江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讯(记者 周桐如)“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昨晚,由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担任总监制、苏州昆剧院制作演出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阔别4年后再来江城,在武汉剧院的舞台上
-
“还魂”几多,《牡丹》独秀:明清“还魂型”戏剧比较
-
作者:徐宏图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还魂型 明清时期 戏剧比较
-
描述:明清两代,以"还魂"为主要情节,取名《还魂记》的同类型剧作不少,虽各有千秋,却均不出汤显祖《牡丹亭》其右。无论从思想之深刻、曲文之典雅、人物之塑造加以比较,《牡丹亭》均高出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