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352)
期刊文章(4448)
会议论文(78)
学位论文(4)
图书(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856)
红色文化 (18)
地方文献 (9)
地方风物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5472)
2013(201)
2012(261)
2002(138)
1992(56)
1989(94)
1983(64)
1971(2)
1965(2)
1944(1)
按来源分组
人民日报(125)
济南时报(17)
江西教育(9)
前线(5)
经济研究信息(4)
新满洲(1)
老友(1)
体育博览(1)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
体育报(1)
谈谈名著改编的问题
作者:廖奔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著改编  舞台剧  毛泽东  长篇小说  《牡丹亭》  《原野》  《西厢记》  改编作品  《茶馆》  《骆驼祥子》 
描述:戏剧名著熔为一炉,如话剧《思凡》;有的将两部戏剧名著嫁接一处,如话剧《放下你的鞭子·沃伊采克》、《等待戈多·三姊妹》;有的旧戏新演,如越剧《红楼梦》、话剧《茶馆》;有的彼戏此演,如京剧移植黄梅戏《女驸马》,山西梆子《火焰驹》翻为京剧、秦腔,凡此种种,不可胜数。其间,有得有失,有褒有贬。因其兼具继承与发展、守旧与创新之意,本刊特辟专栏加以探讨,不惟谈其成败得失,也以此欢送旧世纪,迎接新世纪。
谈谈舞剧《牡丹亭》的舞蹈
作者:廖炜忠  来源:舞蹈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谈谈舞剧《牡丹亭》的舞蹈
关于读诗的断想
作者:李光宏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黛玉  《牡丹亭》  诗歌  生活经验  运动员  诗的形象  诗的语言  杜丽娘  文化素养  诗的意境 
描述: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字的滋味.
谈谈青春版《牡丹亭》的“唯美”倾向
作者:李锦平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作用,但借鉴的同时不能只追求“唯美”还要注意保留传统的特色。
续写《牡丹亭》完构“书立方” “阅读方式的革命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尹春芳)第十一届深圳读书月“书立方”重点主题活动的最后一环——“阅读方式的革命”高峰论坛于29日上午举行。在本次论坛上并进行了《牡丹亭》续写颁奖。至此,深圳读书月首个“书立方
细微变化,突显主题--谈谈《杜丽娘慕色还魂》与《牡丹亭》中
作者:薛梅  来源:安康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要的作用.本文拟从柳梦梅名字的来源、柳梦梅的身份、柳梦梅的阳则之美及其热衷功名和干谒权贵等几个方面,比较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与<牡丹亭>中柳梦梅形象的细微差别,认为汤显祖对柳梦梅的再创造进一步突显了作品"以情抗理"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情至爱"的呼唤和赞美.
细微变化,突显主题——谈谈《杜丽娘慕色还魂》与《牡丹亭》中
作者:薛梅  来源:安康师专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慕色还魂》  《杜丽娘慕色还魂》  《牡丹亭》  《牡丹亭》  柳梦梅  柳梦梅  形象比较  形象比较 
描述:柳梦梅的身份、柳梦梅的阳则之美及其热衷功名和干谒权贵等几个方面,比较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与《牡丹亭》中柳梦梅形象的细微差别,认为汤显祖对柳梦梅的再创造进一步突显了作品“以情抗理”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情至爱”的呼唤和赞美。
也是一个志诚种——谈谈《牡丹亭》中柳梦梅的性格特征
作者:王荣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柳梦梅  柳梦梅  性格特征  性格特征 
描述:人性的反抗。
漫漫革命路 求索六十年——“晏甬同志从事戏剧活动60年纪
作者:李锋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活动  纪念会  中国戏曲  戏曲研究  中国艺术  文化部  中国歌剧  健康长寿  研究院  《牡丹亭》 
描述:部艺术局、李慧中代表马少波共祝晏老健康长寿。晏甬同志的老战友、同事、学生,以及有关单位代表百余人出席了纪念会。纪念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余从同志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