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舞伎音乐《杨贵妃》中大阮运用的体会
-
作者:陆元贵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歌舞伎 《杨贵妃》 音乐 伴奏乐器 合作演出 《牡丹亭》 文化古城 民族乐器
-
描述:2008年3月6日至3月25日,苏州昆剧院与日本著名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先生,共同在日本文化古城——京都,合作演出了20场中日版昆剧《牡丹亭》及歌舞伎《杨贵妃》。值得一提的是,歌舞伎《杨贵妃》的演出是用苏昆民乐队进行伴奏,即用中国的民族乐器替代日本歌舞伎伴奏乐器进行伴奏。
-
谈《红楼梦》中的音乐和声响描写
-
作者:马建新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音乐 艺术境界 场面描写 曹雪芹 声响 艺术特色 《牡丹亭》 黛玉 古典诗词
-
描述:的画面,深化作品的诗情画意上,汲取了前代描写音乐文字的技巧和优点,而又始终和人物的感情、心理相联系,同人物的性格、命运相融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声响和行动结合,增加场面描写的生动性 第九回中
-
“金陵五月风”第三届文学艺术节盛大闭幕大型舞剧《牡丹亭》演
-
作者:厉恩宝 李林 来源:金陵瞭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艺术节 艺术节 舞剧 舞剧 文学 文学 金陵 金陵 浪漫 浪漫 古典 古典 演绎 演绎
-
描述:由市文联主办的“金陵五月风”第三届南京文学艺术节经过一个月的集中展示.于5月底圆满闭幕。在5月26目晚的闭幕式上.市文联特别邀请南京军区政浩部前线文工团演出大型舞剧《牡丹亭》。市领导陈家宝、金实、王
-
梦与文学
-
作者:华同 来源:两岸关系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梦” 《牡丹亭》 “临川四梦” 现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南柯记 红楼梦人物 《东京梦华录》 《邯郸梦》
-
描述: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句话通俗而深刻地说明了一个事实:梦,并非像梦卜者和圆梦者所说的是“天机”及“神的启示”,而是做梦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意识朦胧状态下的反映。自古以来,许多杰出的诗人、作家和哲人,正是在这个事实的基础上,以梦为题材创作出了数以千百计的名篇佳作,从而构成了中华文
-
导演与文学
-
作者:张庚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雷雨》 导演 剧本 二度创作 剧作者 文学修养 《牡丹亭》 戏曲现代戏 文学价值 舞台艺术
-
描述:导演与文学张庚导演挑选剧本,应当选择他看中的剧本,导演对剧本的作者应当是知音,要有一种愿望把这个戏的文学成就表现在舞台上,或"翻译"到舞台上去。例如为何这么多导演愿意排演《雷雨》?因为《雷雨》的作者
-
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的戏曲舞台艺术形象之比较研究
-
作者:楼凝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曲 《西厢记》 青春版《牡丹亭》 《红楼梦》 剧本 音乐 表演
-
描述:”要求知识范围更广,不仅涉及戏曲表演本身“四功”、“五法”等方面的知识,还应涉及音乐、表演以外的文学、美学、导演等方面的知识。此外,研究者还应该站在戏剧的高度来进行戏曲人物的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统领
-
许培鸿:记录青春昆曲那8年
-
作者:裘潇 来源:现代苏州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昆曲 摄影师 音乐 舞蹈 演出
-
描述:许培鸿,台湾著名摄影师,作品广泛涉猎于戏曲、音乐、舞蹈、世界人文、地理等。因对美的绝对坚持,获得自先勇的认可与信赖,2004年至2012年间负责整体记录摄影青春版《牡丹亭》的创作和演出。
-
中美青少年文学营
-
作者:暂无 来源:新作文.金牌读写(高中生适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若曦 白先勇 文学作品 海峡两岸 现代文学 评审委员会 大学教授 欧阳子 桃花源 牡丹亭
-
描述:作家。著有《金大奶奶》《玉卿嫂》《台北人》《纽约客》《孽子》《蓦然回首》《树犹如此》等,在华语文学界享有盛誉。近年推广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并获大奖。帕特里克·哈姆:出生于德国,
-
略论文学中的变态心理
-
作者:张建均 来源:许昌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变态心理 心理变态 《牡丹亭》 文学作品 论文学 陀思妥耶夫斯基 《离骚》 《史记》 文学心理 卡夫卡
-
描述:略论文学中的变态心理张建均文学是人学,“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引言)我国文学理论家刘熙载也说:“文,心学也。”(《游艺约言
-
春与伤春文学
-
作者:马宾海 来源:森林与人类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春悲秋 《牡丹亭》 文学史 人面桃花 语录体散文 文化意蕴 文人 中学教育 夺胎换骨 唐诗选本
-
描述:春与伤春文学马宾海受过中学教育的人都该记得这样一段文字,孔子和他最得意的四个学生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字点)坐在一起,各言其志,轮到曾皙时,他放下瑟站起来,从容地说出下面的话:暮春者,春服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