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1)
报纸
(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
地方文献
(4)
红色文化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
(4)
2012
(2)
2011
(2)
2009
(1)
2004
(1)
2003
(1)
1997
(1)
1992
(1)
1990
(1)
按来源分组
戏剧文学
(2)
台大中文学报
(1)
剧影月报
(1)
南充日报
(1)
音乐时空
(1)
上海戏剧
(1)
中州建筑
(1)
抚州师专学报
(1)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1)
临川晚报
(1)
相关搜索词
古典戏曲
汤显祖
作品
柳永
士大夫阶层
形神兼备
才子佳人模式
《牡丹亭》
困境与出路
首页
>
根据【检索词:雅俗兼备】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姹紫嫣红俗中雅,曲艺流芳临川香:试论新编临川版采茶戏《牡丹
作者:
廖夏林
杨菁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采茶戏
民间音乐
雅俗
描述:
见。
姹紫嫣红俗中雅,曲苑流芳临川香:试论新编临川版采茶戏《牡丹
作者:
廖夏林
杨菁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采茶戏
采茶戏
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
雅俗
雅俗
描述:
见。
形神
兼备
演活人物:浅谈我所塑造的大金番使一角
作者:
方建国
来源:
剧影月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神
兼备
人物
《牡丹亭》
美籍华人
著名作家
两岸三地
江苏省
艺术家
描述:
由美籍华人、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制作,由两岸三地艺术家及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联合打造的昆剧青春版《牡丹亭》已走过了五个年头。五年中,在海内外共巡演了一百六十多场。每场演出都取得了很大成功。得
论《红楼梦》中「情理
兼备
」而「两尽其道」之「痴理」观
作者:
欧丽娟
来源:
台大中文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才子佳人模式
莺莺传
西厢记
牡丹亭
痴理
描述:
間的愛情提供了「恩義」的倫理前提,以「日久生情」解釋愛情的發生與發展,而否定一見鍾情式的激情與欲望本能上的性趨力;在面對個人與社會有所衝突的困境上,則提出「兩盡其道」的「痴理」說以超越「癡情」論,而達到情理兼備的平衡。如果說「緣情入禮(理)」解釋了明中期以來浪漫愛情故事的創作主旨,則「緣禮(理)入情」 乃是《紅樓夢》對晚明以來「情理對立」、「以欲為情」之情論俗流的扭轉。此中,將「個人」由才子佳人模式的真空狀態置回社會脈絡與人際關係中,也把「主體性」從情欲霸權(erotic hegemony)的壟斷中釋放出來,重新回歸到 「人格價值」與「倫理意義」的追求,形成一種「倫理化的情感」與「情感化的倫理」,而臻人我無憾的最高境界。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