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明清时期《牡丹亭》的闺阁传播
-
作者:张筱梅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 《牡丹亭》 《牡丹亭》 闺阁读者 闺阁读者 传播 传播 评点 评点
-
描述:评点者不同的重情特点.
-
大雅之美 余音不绝
-
作者:沈立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艺术 杜丽娘 江苏昆山 百戏 历史 闺阁 唱腔 锦屏 游园
-
描述: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其曲调之高雅,唱腔之圆润让人入迷。
-
明清江南闺阁女性《牡丹亭》接受研究
-
作者:赵雅琴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闺阁女性 接受
-
描述:性别认同色彩,她们的评点与男性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有着自己独特之处。而女性评点本的流传对《牡丹亭》在闺阁中的传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试图以几位典型的闺阁女性为切入点,结合明清时期的社会思潮
-
《牡丹亭》在明清时期闺阁女性中的传播
-
作者:张筱梅 来源:长江论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女性阅读 女性阅读 闺阁读者 闺阁读者 传播 传播
-
描述:望.
-
“闺阁中多有解人”―《牡丹亭》与明清女读者
-
作者:刘叙武 刘赟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读者 牡丹亭 阅读 生命内涵 明清
-
描述:“闺阁中多有解人”―《牡丹亭》与明清女读者
-
明末清初江南闺阁女性《牡丹亭》阅读接受简论
-
作者:王宁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接受 接受 传播 传播 江南 江南
-
描述:之感性和直观的一面。更为重要的,这种阅读同时构成了《牡丹亭》传播的一个重要层面,即《牡丹亭》传播和流布的重要途径。
-
盛开在闺阁中的牡丹:论明清女性对《牡丹亭》的接受
-
作者:赵雅琴 来源:考试(教研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是晚明传奇中的一朵奇葩,它的诞生,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牡丹亭》一问世,轰动了当时的文坛。沈德符说它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张琦说它上薄《风》、《骚》,下夺屈、宋,可与《西厢》交胜。而汤显祖本人对他的这部剧作也是非常的满意,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这部剧作的成功之处还在
-
“闺阁中多有解人”―《牡丹亭》与明清女读者
-
作者:谢雍君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读者 牡丹亭 阅读 生命内涵 明清
-
描述:女读者来说具有特殊的生命内涵。
-
闺阁风情至情丽人:《牡丹亭》杜丽娘人物审美分析
-
作者:袁学群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杜丽娘 审美分析 风情 人物 至情 《西厢记》 中国戏曲
-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戏曲的经典之作,自汤显祖创作之后就南北传唱,时人有其令<两厢记>色减之说.近几年青春版<牡丹亭>的出现,又引起了大家对昆曲欣赏的热潮.<牡丹亭>中杜柳两人的情让人感叹,使无数少男少女心旌荡漾.他们两人的爱情至今传唱,杜丽娘的形象更是打动了万千人的心.
-
闺阁风情至情丽人——《牡丹亭》杜丽娘人物审美分析
-
作者:袁学群 来源:群文天地·百家讲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她羡慕向往,可是无处可以发泄。杜丽娘是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她虽多愁善感却不是林黛玉式的幽怨。她有闺阁的幽怨,但是又有大家闺秀的含蓄。 杜丽娘的情无法排遣.于是在梦中她放开了自己,让自己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