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票里的故事:《牡丹亭》《长生殿》和《浣纱记》
-
作者:赵军 来源:国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纱记》 《浣纱记》 《长生殿》 《长生殿》 《牡丹亭》 《牡丹亭》 邮票 邮票 《昆曲》 《昆曲》 故事 故事 扬州市 扬州市 第二故乡 第二故乡
-
描述:多媒体视听邮票《昆曲》在扬州市首发。该套邮票一共三枚,内容分别为《浣纱记》《牡丹亭》和《长生殿》。据悉,昆曲源于苏州昆山,兴于扬州,扬州是昆曲的第二故乡。《昆曲》邮票中的三部戏和扬州或多或少都有关联
-
四著二曲邮票赏析
-
作者:吴刚 来源:集邮博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邮票赏析 古典文学名著 小型张 集邮 邮票发行 中国 《牡丹亭》 中国 工程 《三国演义》
-
描述:20世纪的1998年8月26日,随着《三国演义》(五)“空城计”小型张的面世,我国邮票发行史上历时整20年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邮票的发行正式宣告结束,它们与我国在1983年和1984年发行的中国
-
“四著二曲”邮票的互补
-
作者:吴荣先 来源:中国集邮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邮票 互补 《三国演义》 古典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戏曲 中国古典文学 《西游记》 《红楼梦》 《牡丹亭》 《西厢记》 1984年 1983年 促进作用 水浒传 台湾省 发行 集邮
-
描述:四著”邮票,对于补充我国“四著二曲”邮票的不足与组编中国古典文学专题,都有促进作用。
-
文学瑰宝 经典佳作——小议文学题材邮票
-
作者:吴刚 来源:集邮博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国演义 邮票 文学题材 中国古典戏剧 西厢记 牡丹亭 发行 金陵十二钗 古代神话 红楼梦
-
描述:军》、《白蛇
-
举重若轻 妙趣横生——《牡丹亭·闺塾》赏析
-
作者:徐凤生 于雷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杜丽娘 牡丹亭 故事情节 赏析 戏剧家 引人入胜 矛盾冲突 封建礼教 塾师
-
描述:戏剧当然要有“戏”,怎样才能有“戏”呢?构思一个曲折离奇的情节,诚然能够引人入胜,但是,一味追求情节的“奇”和“怪”,势必变得荒诞不经;穿插一些“科诨”,增加笑料,舞台可能搞得热热闹闹,但是游离于情节之外,必然流于庸俗。那么,“戏”从何处来呢?明代杰出戏剧家汤显
-
《诗经·关睢》赏析:从《牡丹亭》的“误读”说起
-
作者:龚新婷 来源:学语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误读 误读 诗经 诗经 杜丽娘 杜丽娘 无意识 无意识 红楼梦 红楼梦 理解 理解 道德 道德 赏析 赏析 西汉 西汉
-
描述:明代剧作大师汤显祖的著名传奇《牡丹亭》有这样一个情节:太守之女杜丽娘年方二八,才貌端妍。其父杜宝为了使女儿将来嫁个书生能做到谈吐相称,便找了个迂腐先生陈最良教女儿读书识字。陈最
-
“奶奶”为什么这样痴:刘醒龙《梦里潇湘》赏析
-
作者:吴长青 来源:青苹果:高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醒龙 《牡丹亭》 赏析 奶奶 杜丽娘 魔力 故事 身世
-
描述:艺术往往有一种魔力,让人沉浸其中而不能自拔。有这样的故事:《牡丹亭》自问世后.就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在明代就有娄江女子感动于杜丽娘身世,十七岁幽怨而终。又有杭州女伶饰演杜丽娘.若身临其境,在舞台上气绝身亡。另一位遭遇不幸的人则题诗:“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
《牡丹亭》:邮票中的奇葩
-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商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吴伟忠
在我国邮票世界的大花园里,有一朵奇葩分外引人注目,这就是T99《牡丹亭》邮票。该票于1984年10月3日发行,发行量为766万套。它取材于明代汤显祖传奇剧本《牡丹亭还魂记
-
牡丹亭邮票及小型张
-
作者:暂无 来源:江海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邮票厂印刷。
《牡丹亭》是一部传奇剧本,全名为《牡丹亭还魂记》,或《还魂记》、《还魂梦》,是明代汤显祖
-
邮市见闻(38)
-
作者:宝木 来源:上海集邮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80年代 夏眠 邮票 上海
-
描述:9月申城,暑热未消,而邮市竞也升温迅速,一派兴旺。 在“歇夏期”盘桓多时的JT票,一过8月即提前结束“夏眠”,开始回升,尤以80年代小型张表现更佳。10月初蓄势已久的《牡丹亭》M在冲破百元大关后,已定位于110元。这对长期形不成热点的中期J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