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13)
期刊文章(86)
会议论文(1)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7)
地方风物 (9)
地方文献 (9)
才乡教育 (3)
红色文化 (2)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47)
2013(7)
2009(12)
2007(7)
2006(4)
2005(6)
2004(6)
2003(3)
2001(2)
1995(5)
按来源分组
淮北晨刊(5)
旅游纵览(2)
歌曲(1)
热风(1)
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1)
经济工作月刊(1)
鄞州日报(1)
新京报(1)
法制晚报(1)
中学生百科(成长)(1)
牡丹亭下3天
作者:小渔   来源:女报时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9点40的火车,我和我家猪头小黄一起去苏州, 吸引我们的不是拙政园、狮子林,亦不是什么观前街、 虎丘剑池,我们要去苏大看昆曲呵——白先勇策划, 苏昆演出,台岛惊动,香江惊艳的青春版全本牡丹亭哎!
《牡丹亭》的曲折
作者:林青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剧本  黄梅戏  创作背景 
描述:《牡丹亭》的曲折
《牡丹亭》:青春昆曲十年
作者:白先勇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白先勇,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生于广西桂林。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其中《台北人》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七位)。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十年前的2004年,我已经来过一次南开,那次是叶先生(叶嘉莹)八十大寿,
青春版《牡丹亭》配乐署名权“音”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赵世猛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数百年来广受戏剧爱好者的欢迎。为了让这部传统的戏剧名作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自称为“昆曲义工”的著名作家白先勇从2003年开始以总制作人的身份,会同主创团队在原有《牡丹亭》的基础上编排了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此后这部戏剧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20
读名著 品爱情 四方
作者:雨蔚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爱情故事  西厢记  桃花扇  长生殿  杨贵妃  古典戏剧  李香君  名著  崔莺莺 
描述:间的那份扑朔迷离之爱,抑或后宫深院、红尘俗世中的爱恨情仇,它们所渲染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爱情。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爱情,往往会演绎出不同的结局与悲欢离合,而且很多的爱情故事或传说都是因为周边的地域环境或历史原因所造成的。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往往会使发生爱情之地熠熠生辉。千百年来,渴望着爱情的人们总是怀着一种景仰甚至朝圣般的心情、踩着对爱情执着追求的不变步伐,去寻访那些地方,络绎不绝……
一个不出去的圆圈(《牡丹亭》情理建构的文化心理批判)
作者:冯文楼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个不出去的圆圈(《牡丹亭》情理建构的文化心理批判)
从古典名著中""出来的大画家:小记戴敦邦先生
作者:凌羽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浒传》  古典名著  人物造型  《逼上梁山》  人物画  《牡丹亭》  画家  《红楼梦》  电视剧  陈老莲 
描述:与戏曲“缘份”很深的沪上著名画家戴敦邦先生,最近因为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作人物造型而声誉鹊起,不久前,我有幸在他的寓所访了他。 甘为名著作图解 戴敦邦先生是江苏镇江丹徒县人,早年曾在《中国少年报》、《儿童时代》任编辑,他自号“民间艺人”。他谦
一个不出去的圆圈--《牡丹亭》情理建构的文化心理批判
作者:冯文楼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人格  认同  普遍性  人性  实践理性  文化心理  道德规范  牡丹亭  心理情感  理性选择 
描述:场上对古代文学创作中的同类现象进行了文化反思与探讨。
漫漫革命 求索六十年——“晏甬同志从事戏剧活动60年纪
作者:李锋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活动  纪念会  中国戏曲  戏曲研究  中国艺术  文化部  中国歌剧  健康长寿  研究院  《牡丹亭》 
描述:部艺术局、李慧中代表马少波共祝晏老健康长寿。晏甬同志的老战友、同事、学生,以及有关单位代表百余人出席了纪念会。纪念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余从同志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