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牡丹亭》的潜在话语
作者:刘开田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潜在话语  潜在话语  精神分析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  原欲  原欲  本我  本我 
描述:对文本潜在话语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对作品与作者或者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解。本文借助西方精神分析批评的某些理论 ,主要探讨《牡丹亭》中潜在话语表现的两个方面 :一、原欲的肯定 ;二、本我的张扬。
《牡丹亭》叙述语法探讨
作者:汪小洋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显在叙事  显在叙事      话语  话语  典故  典故  叙事扩张  叙事扩张 
描述:通过叙述语法这一角度梳理中国古典名剧《牡丹亭》,可以找出剧本在陈最良角色上表现出的显在叙事特征 ,发现“春”等作者的话语 ,以及典故的叙事扩张现象 ,从而勾勒出《牡丹亭》的叙事轮廓和中国戏剧叙事
《西厢记》、《牡丹亭》:宝、黛、钗形象塑造的参照体系
作者:陈才训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红楼梦》  《牡丹亭》  《牡丹亭》  《西厢记》  《西厢记》  宝玉  宝玉  黛玉  黛玉  宝钗  宝钗  参照体系  参照体系 
描述:,并暗示了她与宝玉之间的爱情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