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1)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
地方文献 (12)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3(2)
2012(2)
2011(4)
2008(2)
2007(3)
2002(1)
1997(1)
1996(2)
1994(1)
1990(4)
按来源分组
文明(1)
天涯(1)
文化月刊(1)
日本研究(1)
书法赏评(1)
中国新闻周刊(1)
中国收藏(1)
齐鲁艺苑(1)
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牡丹亭》越舞越美丽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国家大剧院  艺术形式  南京军区  艺术家  艺术团  政治部 
描述:昆曲《牡丹亭》之美早已成为经典,而艺术家们以多种艺术形式将《牡丹亭》搬上舞台,呈现别样之美。由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和北京大都阳光艺术团合作创演的舞剧《牡丹亭》首演时曾经为观众呈现美轮美奂的演出,9月
秋至兰香远 天寒松不凋:昆曲艺术的业余传承
作者:池玉玺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京昆曲  昆曲艺术  曲家  牡丹亭  演出  俞平伯  保护工作  文献保存  理论研究  艺术形式 
描述:存,以及维持昆曲艺术不至消亡,都起过决定性的历史作用。
昆曲与知识分子
作者:胡娟  来源:天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识分子  传统艺术  昆曲  牡丹亭  传统戏曲  日本歌舞伎  样板戏  美学价值  人文精神  艺术形式 
描述:如果问昆曲为什么能够在近些年来逐渐引起一些本来对传统艺术基本无知的知识分子的兴趣,一个显然的理由是,自从青春版《牡丹亭》上演以来,原先不怎么受人
牡丹情深 花开玉色 日本歌舞伎大师的昆曲情缘
作者:吴鸿 王宇婷  来源:文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杜丽娘  日本歌舞伎  梅兰芳  艺术家  演出  艺术形式  演员  大师 
描述:若不是昆曲柔情缱绻的如梦幻境,若不是《牡丹亭》里杜丽娘生生死死的至真至情,如何能勾起一位异国艺术家的浓浓兴味。这位艺术家便是在日本被奉为国宝级的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坂东所扮演的杜丽娘,多了几分哀艳勾情,多了几许清寂幽玄,带上了那么点不一样的日本味道,人们亲切地唤之玉牡丹。
中国传统戏曲脉搏不止 中华民族文化生生不息:论地方戏和传统
作者:陈建国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戏曲  传统文化  中国戏曲艺术  牡丹亭  精神家园  观众意识  工作者  地方戏曲  性格心理  艺术形式 
描述:的传统戏曲艺术本该是我们作为中国人骄傲的资本以及自信的源泉啊!他是我们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如果我们再不好好加以修复以及重视中国传统戏剧的传承问题,这片美好的精神家园将会最终变成一片死亡海洋。我们的戏曲工作者们为了传统戏曲的传承,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坂东玉三郎:女形与艺道
作者:萨苏  来源:东西南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歌舞伎  牡丹亭  女性角色  昆曲  演出  艺术家  艺术形式  梅兰芳  京剧  戏剧 
描述:。 时隔89年,十三代守田勘弥的孙辈在中国上演了昆曲的经典剧目《牡丹亭》。其婀娜的身姿一出现在舞台上,观众中就有人忍不住惊呼——梅兰芳回来了!他,便是被称为“日本国宝级宗师”的坂东玉三郎。 坂东玉三郎在日本的地位,相当于梅兰芳在中国。他的“女形”表演最受人称赞。和京剧中的“男旦”一样,歌舞伎中的“女形”也是男扮女装。令人尤为惊叹的是,舞台上秋波流转、风华绝代的坂东玉三郎,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了。有熟识他的朋友对记者讲,他的脸庞就像山顶的天气,有种含云带雾的美。 2011年11月,坂东玉三郎获得了有“日本诺贝尔”之称的京都奖的思想艺术奖。然而。和他之前所取得的成就相比,这其实不算什么。 “女人”之美 坂东玉三郎是日本歌舞伎界一个显贵的世袭称号。
中国戏迷文化性格初探
作者:颜全艺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发展  戏迷  文化性格  角色置换  《品花宝鉴》  林黛玉  《牡丹亭》  中国戏曲  《红楼梦》  艺术形式 
描述:中国戏迷文化性格初探戏文系92级颜全艺中国戏曲如果从汉代百戏溯源起,也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戏曲由民间杂耍,歌舞技艺表演到与故事性的结合,定型为“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形态,一步步成熟,一点点发扬光大,最终成为世界艺术之林中的民族奇...
我演阿罗
作者:沈建南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  艺术形式  男主人公  玉溪地区  云南省  《牡丹亭》  综合艺术  中国少数民族  心理特征 
描述:在’96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活动中,玉溪地区花灯剧团参展的剧目是根据莎士比亚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卓梅与阿罗》,历经两天三场的火爆演出,夺得了本次展演的优秀新剧(节)目奖.我有幸在该剧中扮演男主人公阿罗,并也荣获了表演奖.在这里,我就如何塑造阿罗,谈一点粗浅的感受.
沈昳丽“娇莺欲语春如许”
作者:小梦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昳丽  上海昆剧团  《惊梦》  艺术形式  寻梦  《长生殿》  电视连续剧  《墙头马上》 
描述:沈昳丽“娇莺欲语春如许”
略论洪昇《长生殿》的创作方法
作者:曹树钧  来源:戏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创作方法  上海昆剧团  昆曲艺术  洪昇  非物质遗产  《牡丹亭》  《桃花扇》  艺术形式  江苏省 
描述:略论洪昇《长生殿》的创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