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79)
报纸(269)
图书(13)
会议论文(8)
学位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63)
红色文化 (354)
地方文献 (32)
宗教集要 (17)
地方风物 (4)
才乡教育 (3)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244)
2010(42)
2009(25)
2008(20)
2006(24)
2004(16)
2003(11)
2002(18)
2001(13)
1993(8)
按来源分组
收藏(5)
党史文汇(3)
春秋(3)
劳动保障世界(1)
世纪风采(1)
文史天地(1)
决策探索(1)
党政论坛(1)
吴中学刊(社会科学版)(1)
中华英才(1)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崔莺莺、杜丽娘形象解读
作者:张悦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莺莺  杜丽娘  女性自我  曲家  风骨  《西厢记》  《牡丹亭》  《长亭送别》  《闺塾》  学生 
描述:能穿越时空,经过岁月的淘洗而留存下来的只有精神之美。
千年古槐
作者:暂无 来源:江苏政协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扬州  寓言故事  大槐树  唐代  安国  饮酒  武艺  酗酒  距今  南柯记 
描述:扬州城北驼铃巷内有株古槐,相传就是"南柯一梦"故事中的那株槐树,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南柯记》是唐代李公佐写的一篇寓言故事。锐的是一个叫谆于棼的人住在离扬州城十里外的郊外,他精通武艺,喜欢饮酒驰马。一天,他酗酒大醉,两个同饮的朋友将他扶到榻上,很快就昏昏入梦
千年牡丹亭的回响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历史的文化长河中,因为有大余的牡丹亭,所以才有了汤显祖《牡丹亭》的诞生;因为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才有了大余牡丹亭的闻名遐迩。正所谓文由景起、景因文传。 明朝万历年间,汤显祖因官职升迁两次途径南安(今大余)。在南安,汤显祖了解了当地的历史和人文,游览了南安府衙后花园(今牡丹亭),目睹了牡丹亭的美丽
中国文化千年回顾
作者:刘晓林  来源:湖南档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三国演义》  《西游记》  《水浒传》  《牡丹亭》  现实主义  《西厢记》 
描述:中国文化千年回顾
千年我们有话说——中国当代著名戏剧家的千年表态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千年  中国当代  戏剧家  戏剧艺术  新世纪  剧作家  精神生活  牡丹亭  华文文学  主要任务 
描述:,精神生活也会有新的要求。对戏剧艺术而言,是否场面越豪华、制作规模越大就意味着越有水平呢?我在思考这个问题。 戏剧艺术工作者千万不要受误导,新的作品如果只追求形式,在思
牡丹亭畔寻梦曲 悲欢情缘惊千年
作者:陈佛来  来源:中国邮政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悲欢  寻梦  450  情缘  诞生  《南柯记》  杜丽娘  临川市 
描述:今年是汤显祖 诞生450周年,10 月30日又恰逢 T99《牡丹亭》邮票 发行16周年纪念 日,作为汤显祖的 故乡,江西抚州专 门刻制纪念戳、风 景戳各一枚(图 1),本文将对汤显祖其人、其作品
作者:鲁枢元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畅销书  文化保守主义  《安娜·卡列尼娜》  王六郎  《牡丹亭》  《西厢记》  生态保护  《红楼梦》  存在扩充  美国华盛顿州 
描述:话鲁枢元Ⅰ与读书的人,有时真象一对情侣。“爱书”,是一种常见的说法。其甚者,“书痴”与“情痴”相去无几。毛泽东,一代伟人,当了领袖仍有“抄书”的癖好。“抄书”,是对的体贴爱抚。他还喜欢把搬到
让春香抱怨的是本什么
作者:洪珏  来源:作文通讯(个性阅读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抱怨  《牡丹亭》  语文第四册  中学教科书  《惊梦》  《闺塾》  戏剧情节  审美享受 
描述:人们观赏《牡丹亭》.都为《游园》《惊梦》两出戏而陶醉;同时,也喜欢看第七同《闺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四册),也就是京昆舞台上常演不衰的《春香闹学》。戏里的春香天真烂漫,闹得迂腐刻板的先生陈最良无可奈何。妙趣横生的戏剧情节,伴随着演员优雅生动的唱和做,给人以难忘的审美享受。
桂林市上的白先勇
作者:黄莺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书市  昆曲  《牡丹亭》  桂林  《纽约客》  张继  中国民间故事  《游园惊梦》  《台北人》 
描述:桂林市上的白先勇
《冬天的故事》与《牡丹亭》(海外学人论)
作者:〔美〕白之 龚文庠译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冬天的故事》与《牡丹亭》(海外学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