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浙昆排《牡丹亭》赈灾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浙昆排《牡丹亭》赈灾
苏州 新排《牡丹亭》演《长生殿》
作者:刘琼施芳杨晴初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长生殿》  非物质文化遗产  《牡丹亭》  外践  昆曲  柳梦梅  唐明皇  戏曲观念  昆剧  无痕迹地 
描述:本报苏州7月1日电记者刘琼、施芳、杨晴初报道:作为我国唯一拥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千年古城,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召开,为苏州提供了展示独特魅力的平台。27日,三本昆剧《长生殿》在苏州开明大戏院首演,古老的戏曲活化石回归到戏剧舞台。此外,《朱买臣休妻》等传统剧目早已开演,将上演的连台本昆
死而复生与生而死——《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
作者:李志忠  来源: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  戏剧  《牡丹亭》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结局比较  结局比较 
描述:东方戏剧《牡丹亭》和西方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均为爱情而造文;剧中主人公.的形象,几百年来给读者、观众尤其是青年男女以心灵的震撼。两剧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表现的时代不同,创作手法不同,民族的审美心理也不同,但审美作用、教化功能却是殊途同归,异曲同工。
浙昆排《牡丹亭》演出票款将全部捐给受灾地区人民
作者:暂无 来源:杭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通讯员 吴婷婷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和省文化厅关于积极行动起来慰问抗灾一线英雄们的号召,浙江昆剧团自2月14日在鼓楼勾栏戏坊举办“慰问抗灾一线交警与环卫工人文艺专场演出”后,又将于2月20日、21日在胜利剧院推出经典名剧《牡丹亭》(上、下本)作赈灾义演,并将演出所得全部票款,通过浙江慈善总会捐赠给遭遇雪
“梦中情人”
作者:杨建东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惊梦》  《牡丹亭》  临川四梦  戏曲电视片  柳梦梅    上海昆剧团  重音处理  舞台实践  拍摄方案 
描述:“梦中情人”
军:我是小生
作者:何菲  来源:上海采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昆剧团  小生  上海市  牡丹亭  昆曲  想象  政协委员  多媒体  柳梦梅  生活中 
描述:上昆。绍兴路9号。简陋出乎我的想象。精致的奢靡藏入残破粗陋的墙体,每处风雅的设计在岁月的磨蚀中悄然淡出,冷清空旷的空间和体量呈现出一种
《牡丹亭》学基础及其诗意化
作者:魏远征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价值所在。细读这部传
从语境的层次看《牡丹亭》的两个英译本
作者:樊静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境理论  语境理论  对等  对等  翻译  翻译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系统受制于语言的社会文化语境、情景语境等,因此寻找意义的对等也就是寻找两种语言的语篇在相同的语境中在功能上的对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尽量使译文能复现原文的语境特征,译者所选择的形式必须能最大程度传递原文语境下的意义和功能。国内外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对翻译的重要性,并对此作出了理论的阐释和实践的应用。但是应用其分析探讨中国古典戏剧的翻译还不多见。《牡丹亭》是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不朽之作。它属于明代传奇剧本,由曲词、宾白、科介、下场诗等几部分组成,人物众多,语言各具特色,原文有着特定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因此要想在译文中复现原文的语境效果,传达对等的意义和功能,译者必须对原文语境进行细致而准确的分析。但是国内外对于《牡丹亭》的翻译情况讨论较少,从文献上来看,还...
关于柳梦梅和德斯坦的“”格
作者:何志毛  来源:半月选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  杜丽娘  贵族女子  中国戏曲  牡丹亭  塞林格  场景  流氓  昆曲  礼教 
描述:托朋友的福,花3个小时看了三分之一部昆曲《牡丹亭》散场后大家欷歔:没想到中国戏曲可以这么美!一场春梦何至于让人憔悴死去?还原旧时场景,恐怕还真的就是。被礼教绑得牢靠的女子,闺房里看见一只公蚊子也得当流氓一样驱逐,如不幸被那厮叮咬一口,都当如贞节受辱一样寻死觅活了去。
从互文角度看英译《牡丹亭》
作者:杨梅丽  来源: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互文  互文  文本  文本  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要使译文能够忠实表达原文的深刻内涵并同时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译者不但要充分识别文本中的互文指涉,还要结合翻译活动本身的互文性质充分发挥译者的能动性,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本文从互文角度分析《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