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略论《隆平集》的文献学价值
作者:熊伟华  来源:图书馆论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隆平集》  《隆平集》  文献学  文献学  价值  价值 
描述:《隆平集》是一部记载北宋太祖至英宗五朝史事的史籍,作为现存唯一一部北宋人所撰的北宋前期史,在史料、校勘、考证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文献学价值
追寻情感 论传统戏剧的情感动力及其现代生存价值
作者:胡宇锦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戏剧  情感动力  价值  《牡丹亭》  动力作用  剧本创作  创作观念  《曲律》 
描述:诗缘情戏缘情中国传统戏剧十分重视情感的动力作用,在剧本创作方面,历来都有详尽论述,并视其为艺术的量
若是美的,新创意有何不可?
作者:张恩慧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创意  演出剧目  戏曲观众  昆曲  杜丽娘  跨界  尝试  艺术  柳梦梅 
描述:2011年,史依弘贴出程派名剧《锁麟囊》,让许多戏曲观众吃惊非小。演出之后,无论业内反响、观众评价、票房收入都取得成功,又让很多原本不看好《锁》剧者跌破眼镜。这都证明首次"跨界"演出并非是史依弘"苦苦寻烦恼"。2012年,大胆的史依弘再次尝
古典美的“含蓄”与现代美的“过度”——看青春版《牡丹亭》的
作者:张红翠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含蓄  含蓄  过度  过度  古典美  古典美  现代美  现代美 
描述:活的贫乏、疲惫,以及这种贫乏与疲惫背后审美期待的些许空白。
论《六十种曲》所收硕园改本《牡丹亭》
作者:马衍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六十种曲》  硕园改本  特色  价值 
描述:台演出。文人大多对改本持否定态度,有些批评还相当尖锐。硕园改本以删和调整为主,同时精心设计,以突出主线,使情节更为紧凑,宾白更具生活化和口语化,且尽可能保留、凸显汤氏原作“意趣”。硕园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明末最重要的传奇选本———毛晋编选的《六十种曲》,选录汤显祖的《牡丹亭》,也将硕园改本《牡丹亭》收入,其原因当与此有关。
突破传统 美的融合——芭蕾《牡丹亭》
作者:李画 李拜天 刘阳  来源:明日风尚(生活态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融合  服装设计师  昆曲  音乐  郭文景  舞台  芭蕾舞团  白先勇 
描述:主创团队成员也都是在各自领域极具个性的人物——先锋派戏剧导演李六乙,才华横溢的作曲家郭文景,年轻的编导费波,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和田惠美,德国著名美术和灯光设计师米歇尔一西蒙。这种碰撞,会带来什么样的《牡丹亭》?
从翻译美学的视角看白之《牡丹亭》唱词英译美的再现
作者:吴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唱词  《牡丹亭》唱词  英译  英译  美的再现  美的再现  翻译美学  翻译美学 
描述:亦可称为曲文),属于诗歌的范畴,极富情趣,是极美的文学语言。本文以中国当代翻译美学为理论依据,对白之教授的《牡丹亭》唱词英译中美的再现进行尝试性的研究。翻译美学植根于中国本土,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探讨
《牡丹亭》价值几许?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时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牡丹亭》价值几许?
《牡丹亭》作者的价值判断
作者:刘啸  来源:飞天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牡丹亭》作者的价值观汤显祖曾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以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种至情是一种可以超越生死的男女之情,一种人的正常情欲。他对这种情欲
论剧情处理的情感价值取向
作者:邵桂兰 王建高  来源:戏剧、戏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价值取向  戏剧情节  《牡丹亭》  剧作者  女主人公  杜丽娘  人物性格  性格特征  观众  情节发展 
描述:论剧情处理的情感价值取向邵桂兰,王建高十九世纪德国著名戏剧理论家约·埃·史雷格尔曾精辟地指出,"若使观众与剧中人同忧同喜,只有通过激发感情才能达到目的。没有感情的情节不是情节。"①可见,我们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