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出评(上)
作者:邹自振 董瑞兰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思想  思想  艺术  艺术  评析  评析 
描述:",欲通过微观的评析审视全剧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以表达我们对汤显祖和《牡丹亭》的理解与评价。
《牡丹亭》出评(下)
作者:邹自振 董瑞兰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思想  思想  艺术  艺术  评析  评析 
描述:",欲通过微观的评析审视全剧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以表达我们对汤显祖和《牡丹亭》的理解与评价。
宋代户口的汇总发布系统
作者:吴松弟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理总志  户口数据  《元丰九域志》  《宋史·地理志》  户口调查  《太平寰宇记》  户口统计  闰年  统计系统  发布系统 
描述:学术界对宋代户口的调查统计系统已有较深入的研究。但问题在于,宋代户口的调查统计系统和汇总发布系统并不统一。在五个调查统计系统之外,还存在着闰年图,即地理总志这一户口汇总发布系统。我们至今能见到的宋代
异域的“牡丹”:英美文化系统《牡丹亭》“译入”研究
作者:赵征军  来源:东方翻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文化系统  文学交流史  英译  译介 
描述:《牡丹亭》在中两文学交流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当下的《牡丹亭》译介研究并未勾勒出该剧在英美文化系统英译的全貌。因此,本文拟从“译入”的视角,以宏观与微观梢结合的方式,对英美文化系统《牡丹亭》的英译研究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符号系统调适的度的把握:从三个版本《牡丹亭
作者:何随贤  来源: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符号系统  符号系统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  排斥性  排斥性 
描述:留了昆曲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又能为西方观众所接受。
论《牡丹亭》的“情至”思想及其对老庄的自然人性思想的继承和
作者:吴雪璠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论《牡丹亭》的“情至”思想及其对老庄的自然人性思想的继承和
论《牡丹亭》的创作思想:兼谈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
作者:张贤蓉  来源:赣南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综合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牡丹亭》的创作思想:兼谈作品的思想艺术成就
《牡丹亭》剧中“情缘”思想探究
作者:张亚锋 陈冬季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情缘  情缘  至情  至情 
描述:本文在晚明社会文化的背景下,考察了促成汤显祖《牡丹亭》一剧情缘形成的思想文化渊源,情缘的构置方式及其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希望通过论述加深人们对《牡丹亭》的情缘思想在中国戏曲小说创作乃至社会生活
《牡丹亭》的剧情结构与思想表达
作者:许建中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情理冲突  情理冲突  整一性结构  整一性结构  思想表达  思想表达 
描述:《牡丹亭》以情理冲突为主线,剧情以由生而死、唤死回生、翁婿冲突三段为主体,折叠式结构具有内在的完整统一性,支撑了作品深刻思想的表现。《牡丹亭》将矛盾对立形象的设置由《紫箫记》、《紫钗记》的恶人恶行转为表现善人恶行,杜丽娘形象也发生了现实性回归,这是对社会生活更为深刻的认识。
佛教思想对《南柯记》创作的影响
作者:宋霞霞  来源: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柯记》  《南柯记》  因果轮回  因果轮回      禅宗  禅宗 
描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奠定了他在戏剧史上的地位,其中的《南柯记》,始终笼罩着浓厚的宗教气氛,在佛教的大框架下杂有比较浓厚的"万事无常"、"诸色皆空"、"人生如梦"的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出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