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资讯
-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讯 艺术 中山纪念堂 慈善机构 紫钗记 剧团 公益金 演出
-
描述:香港鸣芝声剧团《新紫钗记》与《帝女花》 时间:2010.7.5-2010.7.6 地点:广州中山纪念堂 鸣芝声剧团于1990年成立,是一个拥有85位团员之大型粤剧团,每年平均演出100多天。曾为多个慈善机构如公益金、保良局及东华三院等筹款活动义演,并经常于港九新界多个表演场地作公开演出。
-
当代戏曲创作如何实现艺术与市场双赢初探:以昆曲青春版《牡丹
-
作者:周黎 来源: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戏曲 改革 改革 艺术 艺术 市场 市场
-
描述:随着戏曲观众的流失,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戏曲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适当创新以吸引更多的年青观众群。本文以近年来在上座率及口碑上均取得较好成绩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和黄梅戏《徽州女人》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
重新建构与艺术碎片化:《牡丹亭》文鸯的两种建构方式及其差异
-
作者:刘毅 王省民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建构方式 建构方式 重新建构 重新建构 碎片化 碎片化 艺术 艺术 意义结构 意义结构 戏剧文本 戏剧文本 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
-
描述:加到对《牡丹亭》的诠释上,赋予这部名剧某种完全不同的意义。
-
五载青春梦牡丹:古老艺术的时代气息
-
作者:陈玲玲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时代气息 艺术 青春梦 戏曲舞台 戏曲演员 文化精英 两岸三地
-
描述:戏曲舞台上历演四百余载而不衰的《牡丹亭》,是举世公认的艺术瑰宝,演出《牡丹亭》是每个戏曲演员的梦想。我院携手白先勇老师联合两岸三地文化精英制作了昆剧青春版《牡丹亭》,我有幸参与其中饰演杜母一角
-
古老的艺术 现实的生活 《紫钗记》排练小记
-
作者:黎安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艺术 排练 生活 传统程式 真情实感 昆曲 人物
-
描述:更体现人物的真情实感。
-
《牡丹亭》出评(上)
-
作者:邹自振 董瑞兰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思想 思想 艺术 艺术 评析 评析
-
描述:",欲通过微观的评析审视全剧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以表达我们对汤显祖和《牡丹亭》的理解与评价。
-
《牡丹亭》出评(下)
-
作者:邹自振 董瑞兰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思想 思想 艺术 艺术 评析 评析
-
描述:",欲通过微观的评析审视全剧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以表达我们对汤显祖和《牡丹亭》的理解与评价。
-
艺术:来来往往
-
作者:熊怡 刘汪洋 来源:今日重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庆市 戏剧梅花奖 获得者 艺术家 艺术氛围 牡丹亭 三十年 高雅艺术 艺术中心 文化艺术
-
描述:,重庆市民迎来了"梵高"、"塞尚","女驸马"、"牡丹亭",以及全国的杂技、魔术高手。也感受了世界知名小提琴家伊扎克帕尔曼,中国戏剧界"大导"林兆华等名家解读"高雅艺术"。
-
四方歌曲必宗吴门
-
作者:韩晗 来源:传承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歌曲 苏州 艺术 文化底蕴 牡丹亭 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 白先勇 昆山腔
-
描述:很难有一种艺术,像昆曲这样,曲高和寡但绵延百年而不衰,它荣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仍无狂喜过望,照旧以以前的形式平淡生活。四方歌曲必宗吴门,那吴门宗谁呢?
-
彩笔新题《玉簪记》
-
作者:越石 来源: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玉簪 牡丹亭 昆曲 昆剧 彩笔 博物馆 华文 艺术 作品
-
描述:挑选<玉簪记>,是因为它是昆剧生旦戏的代表,是最能表现昆剧表演精深之处的作品.尤其是岳美缇和华文漪的<玉簪记>,他们的每一个配合都可以说是丝丝入扣,我敢说这是昆剧艺术的登峰造极.--白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