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牡丹亭》情理冲突的哲学思想基础
-
作者:姜广强 来源:现代语文 文学研究 上旬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理 情理 冲突 冲突 哲学思想 哲学思想
-
描述:本文围绕汤显祖《牡丹亭》中情与理矛盾冲突的对立统一性问题,探讨了发生情理冲突的哲学思想基础,分析了这一冲突在该剧人物形象和戏剧情节中的种种体现,从而揭示出《牡丹亭》所具有的时代悲剧意义。
-
简析《牡丹亭》的情理冲突
-
作者:朱震岳 来源:河北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简析《牡丹亭》的情理冲突
-
《牡丹亭》情与理的冲突融合
-
作者:杨艾明 来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情理 情理 冲突 冲突 融合 融合
-
描述:。通过分析《牡丹亭》人物由情与理的矛盾冲突转变为融合为一的原因,以求探究汤显祖的创作思想的复杂性。
-
《牡丹亭》情理冲突的表现策略探析
-
作者:徐大军 来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情理冲突 情理冲突 表现策略:元杂剧 表现策略:元杂剧
-
描述:和文学渊源。
-
爱欲与"文明"的冲突——《牡丹亭》与《西厢记》主题思想之比较
-
作者:韩彬 来源: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以情反理 以情反理 文学思想 文学思想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这部爱情剧表现的依然是古老的爱欲与"文明"的冲突这一主题,但又有其崭新的思想内容,它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以情反理,强调了情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充分体现了汤显祖以情为核心
-
一个走不出去的圆圈--《牡丹亭》情理建构的文化心理批判
-
作者:冯文楼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人格 认同 普遍性 人性 实践理性 文化心理 道德规范 牡丹亭 心理情感 理性选择
-
描述:场上对古代文学创作中的同类现象进行了文化反思与探讨。
-
《牡丹亭·闺塾·惊梦》简析
-
作者:文之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闺塾·惊梦》简析
-
简析昆曲《牡丹亭》曲牌构成的“主腔”特征
-
作者:王鑫 来源: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昆曲曲牌 昆曲曲牌 主腔 主腔 南北曲特性音调 南北曲特性音调
-
描述:有两种含义指向,即作为同类曲牌特性腔之"主腔"与作为昆曲共用腔之"主腔"。
-
试论《倩女离魂》与《西厢记》、《牡丹亭》的传承关系
-
作者:宋佳东 来源:林区教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 戏剧 冲突 冲突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传承关系 传承关系
-
描述:在中国古代戏剧中,《西厢记》、《倩女离魂》和《牡丹亭》均以爱情为主题,并表达了中国古代女性的主体意识。在这三部戏中,《倩女离魂》无论在思想、戏剧冲突、还是戏剧手段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三部戏
-
哈姆雷特与牡丹亭矛盾冲突比较
-
作者:冯梦明 来源:商品与质量(科学理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 中西文化比较 中西文化比较 戏剧 戏剧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牡丹事 牡丹事
-
描述: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由于东西方各自文化的差异,在国际沟通与交流中容易产生一些沟通问题,本论文将通过研对《哈姆雷特》与《牡丹亭》这两部戏剧的矛盾冲突,反映东西方思维差异,促进东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