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在梅边,也不在柳边
-
作者:许冬林 来源:中学生作文指导(高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诗
-
描述:不在梅边在柳边,《牡丹亭》里的句子,说的是姻缘。 《牡丹亭》十四出“写真”里有那么一节,杜丽娘给自己画好了画像,又自提了笔,在画边题了几句诗:“……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意思是,她自己
-
《牡丹亭》作者的价值判断
-
作者:刘啸 来源:飞天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一、《牡丹亭》作者的价值观汤显祖曾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以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种至情是一种可以超越生死的男女之情,一种人的正常情欲。他对这种情欲
-
本期作者介绍
-
作者:暂无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哲学史研究 中国古代戏曲 艺术研究 江西省 《牡丹亭》 中国哲学传统 《中国社会科学》 报告文学
-
描述:本期作者介绍周传家生于1944年,江苏省沛县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插过队,当过中学教员,搞过文艺创作。1978年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攻读戏曲史论专业,先后获得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
-
《才子牡丹亭》作者考述:兼及《笠阁批评旧戏目》的作者问题
-
作者:华玮 来源: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才子牡丹亭》作者考述:兼及《笠阁批评旧戏目》的作者问题
-
《与朱彊村书》作者考辨四
-
作者:王培軍 来源:词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作者考辨 前序 判断 王鹏运 别录 第三 老人 衰世 符契
-
描述:翔台省,略同于元献。夏六月手《珠玉》一编,字(?)句规,五日而卒业,视元献不失累
-
“拯救昆曲,从《牡丹亭》开始”——访青春版《牡丹亭》作者、
-
作者:张立洁 来源:三月风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昆曲 台湾 作家 时代人物 加州大学 香港 表现方式 现代文学
-
描述: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发表了《月梦》、《玉卿嫂》、《毕业》等多篇小说。1961年大学毕业。1963年赴美国。在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研究创作。1965年获取硕士学位后旅居美国,任教干美国加州大学。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寂宾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多部作品改编成电视、电影、舞台剧,在世界各地放映。白先勇吸收了西洋现代文学的写作技巧,融合到中国传统的表现方式之中,擅长描写新旧女赞时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富于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感。
-
诗多首
-
作者:戴盟 来源:茶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晶宫 牡丹亭 遂昌县 清心 迎春 演出 昆剧 黄龙 杭州 政府提供
-
描述:诗多首
-
晚明狂禅思潮的治世思想和文学
-
作者:赵伟 刘黎红 来源: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 狂禅思潮 治世 仁义的心体 《牡丹亭》
-
描述:历来被认为是败坏人心、社会风俗的晚明狂禅派,其思想也是一种经世思想,希望人人都能有一个仁义的心体,用这种仁义的心体治国治世,维持社会的稳定和挽救社会风气的堕落。这种经世思想也被他们用在文学创作中
-
且行,且伴,且珍惜:沧浪亭记游
-
作者:孙卓航 来源: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深远影响 文化品位 青少年 牡丹亭 苏州园林 对联 读书 迫切性 暑假 作者
-
描述:2010年暑假。辰时,沧浪亭。"妈妈,给你照张相。"我把妈妈拉到一个花瓶形的门边,"这张美其名曰——美人倚瓶。"
-
論“牡丹亭”
-
作者:陈賡平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人文科学 作者 现代舞 封建礼教 文学作品 莎士比亚 大学学报 明代中叶
-
描述:就连戏曲评论家们也不敢动笔触及它了。但从另一方面看来,欧洲的古典文学作品如但丁的“神曲”和歌德的“浮士德”等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