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613)
期刊文章(516)
会议论文(7)
学位论文(7)
图书(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26)
地方文献 (20)
宗教集要 (1)
文化溯源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3(82)
2010(85)
2009(95)
2006(37)
2005(30)
2003(25)
1997(13)
1995(15)
1993(12)
1982(13)
按来源分组
东坡赤壁诗词(15)
电影评介(4)
武当(2)
当代作家评论(1)
电影研究(1)
石油知识(1)
科普研究(1)
机电兵船档案(1)
西安档案(1)
内蒙古妇女(1)
真实与虚幻:论中国戏曲的抒情方式及其文本创作
作者:于建刚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抒情方式  与虚幻  戏曲表演  现代戏  《牡丹亭》  剧作者  剧中人物  文本  生存状态 
描述:中国的戏曲文学创作,也包括艺术创作,其根本目的是什么?是抒情。《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尚书·舜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乐记》中说:“诗言其志,歌咏其声……”“志”是什么?人的内心情感...
论剧情处理的情感价值取向
作者:邵桂兰 王建高  来源:戏剧、戏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价值取向  戏剧情节  《牡丹亭》  剧作者  女主人公  杜丽娘  人物性格  性格特征  观众  情节发展 
描述:论剧情处理的情感价值取向邵桂兰,王建高十九世纪德国著名戏剧理论家约·埃·史雷格尔曾精辟地指出,"若使观众与剧中人同忧同喜,只有通过激发感情才能达到目的。没有感情的情节不是情节。"①可见,我们所说的情节要有情,其一,是指戏剧情节要能够充分地表达舞台上剧...
导演与文学
作者:张庚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雷雨》  导演  剧本  二度创作  剧作者  文学修养  《牡丹亭》  戏曲现代戏  文学价值  舞台艺术 
描述:导演与文学张庚导演挑选剧本,应当选择他看中的剧本,导演对剧本的作者应当是知音,要有一种愿望把这个戏的文学成就表现在舞台上,或"翻译"到舞台上去。例如为何这么多导演愿意排演《雷雨》?因为《雷雨》的作者自己就非常懂得舞台,很多人都喜欢《雷雨》,也使很多导...
《牡丹亭》的电影传播
作者:宋洁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游园惊梦  游园惊梦  戏曲电影  戏曲电影  传播  传播 
描述:》堪称经典,本文以这两部戏曲电影为对象,具体分析电影对于戏曲《牡丹亭》的传播。本文分为两章,第一章从戏曲的艺术手段——唱、念、做,以及人物造型艺术——戏衣和化妆几方面入手,说明戏曲电影记录了《牡丹亭
昆曲电影简论
作者:缪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曲电影  昆曲电影  《牡丹亭》  《十五贯》 
描述:影片观后感和导演或演员的回忆性文章。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在前人研究戏曲电影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昆曲电影的影片本身及其稀少的记录资料,对为数不多的昆曲电影进行系统性的梳理。首先,结合戏曲电影的历史进程,梳
《牡丹亭》的电影改编
作者:邵珠峰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电影改编  梅兰芳  《游园惊梦》 
描述:影中,令电影和戏曲两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这一改编方式值得电影创作者学习推广。
台湾新新电影
作者:胡延凯  来源:电影艺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湾电影  电影  台湾社会  影片  《牡丹亭》  侯孝贤  导演  电影工业  《悲情城市》  超现实 
描述:台湾新新电影〔台湾〕胡延凯1987年由文化、艺术、电影专业人士发起的《新电影宣言》为诡谲多变台湾影坛掀起一阵涟漪,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份宣言未能挽救已呈“强弩之末”的新电影颓势局面,无形中宣告了新电影
电影《游园惊梦》与小说的比较
作者:张水巍  来源:电影新作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  电影节  白先勇小说  杜丽娘  昆曲  牡丹亭  荣华富贵  柳梦梅  情感  中国传统戏曲 
描述:梦》当然还有更多的东西。除了那折差不多快被人忘却的凄美的《牡丹亭》,《游园惊梦》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出戏(电影《游
粤剧电影初探
作者:罗丽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粤剧艺术  经典电影  舞台艺术  《关汉卿》  《紫钗记》  独特魅力  观众欣赏  表演艺术  记录手段 
描述:《搜书院》、《关汉卿》、《帝女花》、《紫钗记》等经典电影,是搬上银幕的粤剧舞台名作,当年曾掀起多轮粤剧热潮,播映盛况与今日好莱坞大片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作品打破了粤剧舞台艺术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延伸了粤剧艺术的表现舞台,让更多观众欣赏到粤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以一
《牡丹亭》的电影改编
作者:邵珠峰  来源: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电影改编  梅兰芳  《游园惊梦》 
描述:影中,令电影和戏曲两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这一改编方式值得电影创作者学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