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新京剧”实验
作者:万佳欢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京剧  新闻周刊  梅兰芳  多媒体  现代舞  牡丹亭  导演  歌剧院  观众  演员 
描述:名为“华宴-新京剧《霸王别姬》”的剧目看上去更像一场影像秀。美籍华裔导演陈士争把整出传统戏曲舞台剧做成了一部快节奏现代电影,他用大量非戏曲手段对戏剧本身进行快节奏剪接,因为“这种结构跟大家比较近”。 不过,身处一个金碧辉煌的歌剧院大厅,即便耳边仍是传统京剧唱腔,这阵式也让观众手足无措,想鼓掌叫好,却无从下手。 2012年2月28日起,这出针对高端商务受众,由德、美、英、意等多国团队联合创意制作,梨园名角孟广禄、丁晓君担任荣誉主演的“新京剧”在北京首演,并将于7月赴伦敦奥运会参加“中国文化周”展演。下半年起,它将正式成为华彬歌剧院的驻场项目。 “可以是新京剧,但不能不是京剧” “这个项目做出来就应该是一个面目一新的东西。否则它(京剧)就不可做了。它已经没有生命力了。
芭蕾《牡丹亭》,一次后现代实验
作者:应妮 丁尘馨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后现代主义  芭蕾  创新 
描述:如果,一出戏为了创新而创新,而忘了创新的目的,那创新的价值也就不存在了
戏剧·芭蕾《牡丹亭》,一次后现代实验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戏剧·芭蕾《牡丹亭》,一次后现代实验
民族舞剧《牡丹亭》舞蹈语汇创新研究
作者:李珊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族舞剧  《牡丹亭》  舞蹈语汇  创新  研究 
描述:民族舞剧《牡丹亭》舞蹈语汇创新研究
《吴吴山三妇合评本牡丹亭》评点研究
作者:李芸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吴山三妇合评本牡丹亭》  评点  研究 
描述:了进一步的解读。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从版本入手,胪列收集到的《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六个版本的概况,列表比较了梦园本和清芬阁本的差异之处,找出其共同的原本康熙三十三年的梦园本,并分析其存在差异的原因。第二章着重于评语内容的分析,从主题“情”、关照女性形象、关目构思等方面细致地剖析了三妇的评点特色——细腻感性而又不失理性。第三章阐述了吴吴山三妇和《三妇合评本》序跋评点者间的互动联系,她们互为亲友,又互为知音,为我们呈现出了在良好文化氛围熏陶下的一群女性,并引申到《牡丹亭》的其他评点者,描绘出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后简述了《三妇合评本》的贡献和影响,既为《牡丹亭》正本清源,又扩大了《牡丹亭》的传播范围,填补了《牡丹亭》女性系统评点的空白。
互文视域下的《牡丹亭》及其翻译研究:A Comparat
作者:王思雪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文  翻译研究  《牡丹亭》  汪榕培  西里尔·伯奇 
描述:本和社会文化。互文被定义为符号系统的互换一一一个或几个符号系统与另外的符号系统之间的互换。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英国学者哈蒂姆和梅森把翻译研究与互文理论相联系,提供了翻译研究的新视角,并为打开新视野
牡丹亭:案头与场上
作者:叶长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牡丹亭  研究 
描述:牡丹亭:案头与场上
白先勇:只因相思有相
作者:蔡一玛 黄哲  来源:新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相思  国民革命军  《牡丹亭》  士大夫文化  八年抗战  北京  白崇禧 
描述:八年抗战也不过如此。”白先勇说。他一生“逆天而行”、但始终自诩为士,而北京正是中国千载士大夫文化的中心。因此,这座他知天命前从未到过的故乡,他归去来兮,却始终念兹在兹,生死相随。
青春版《牡丹亭》运作机制的思考
作者:谢晓霞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运作  厦门大学  现场观众  爱好者  白先勇  制作人  扩音器 
描述:生在最后一次谢慕时告诉观众厦门演出是现场观众最多的,每晚都不低于3000人。剧团已经离开鹭岛,想来下一站又会掀起“牡丹”潮、昆剧热。
机制创新天地宽:大余县企业改制的调查
作者:黄样兴  来源:江西政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改制  大余县  国有企业  多味花生  工业强县  市场竞争  政企不分  调查  牡丹亭  效益滑坡 
描述:业强县的优势日趋弱化,1997年底,全县国有企业平均负债率高达70%,亏损面达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