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1)
报纸(34)
会议论文(1)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7)
地方文献 (6)
地方风物 (3)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3(11)
2011(5)
2009(6)
2008(4)
2007(4)
2005(3)
2003(3)
2002(1)
1999(1)
1992(3)
按来源分组
咬文嚼字(1)
齐鲁晚报(1)
蒙古学信息(1)
山西水利(1)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1)
艺术教育(1)
曹雪芹研究(1)
领导科学(1)
新京报(1)
作家文摘报(1)
再说红楼之枉凝眉
作者:纪淑文 邱皓 邱月  来源:曹雪芹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牡丹亭  黛玉  偶然  山子  水流  第二  内心 
描述:《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沁芳匣桥边,落红成阵,黛玉路经梨香院,偶然听到《牡丹亭》的唱词,不觉如痴如醉,心动神摇。"站立不住","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眼前水流花谢,内心万种闲愁。
追忆似水流年 品赏良辰美景——记皇家粮仓厅堂版昆曲《牡丹亭》
作者:轩蕾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粮仓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流  追忆  美景  品赏 
描述:当600年的皇家粮仓这一物质文化遗产与600年的古老昆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完美结合,我们只能感叹世间竟有如此之机缘,将历史的厚重感和艺术的古典美同时演绎。
联想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符健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联想  《西厢记》  《红楼梦》  连锁反应  语文教师  牡丹亭  水流 
描述:锁反应须具备一定的诗词储备和丰富的联想才能实现。在现实教学中,学生有了一定的古诗词储备,语文教师就可利用联想丰富古诗词教学。[第一段]
作者:韩百诗 耿升  来源:蒙古学信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克穆齐克  《元史》  《太平寰宇记》  叶尼塞河上游  蒙古文  《新唐书》  安加拉  黠戛斯  《蒙古游牧记》  王国维 
描述:克姆(Km)在我们西方地图上作Kem,它至今仍是叶尼塞河上游的名称,汉人一般都将之对音成“谦”,它在13世纪元代时的发音仍为K’iem。此名原来似乎仅仅是意味着“江”,在萨彦语中的Km,在萨盖语
籍端水、独利、苏勒名义考──兼谈“出昆仑”说之缘起
作者:李正宇  来源:西域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河  蒲昌海  《山海经》  蒙古语  上古音  昆仑  《禹贡》  《太平寰宇记》  司马迁  得声 
描述:籍端水、独利、苏勒名义考──兼谈“出昆仑”说之缘起李正宇一、算来川、锡拉古尔、西喇郭勒、苏勒,乃黄河之义。疏勒河是甘肃省河西地区记载很早的一条。酉汉时叫做籍端水,《汉书·地理志》敦煌郡冥
庄浪为汉代逆水而非涧水辩
作者:刘满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书地理志补注》  金城郡  涧水  发源地  《太平寰宇记》  杨守敬  《水经注疏》  再谈  《元和郡县图志》  大通河 
描述::庄浪到底是汉代的逆水,还是涧水。因此,本文就《再谈位置》提出的问题,对逆水、涧水的源流谈一点个人意见,请专家和读者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