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复活的象征——浅谈《牡丹亭·惊梦》中生手中的那枝“
作者:王国彬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梦梅  梦梅 
描述:作者以男性的视角为当时的女性塑造了男性拯救者。
不在梅边,也不在
作者:许冬林  来源:中学生作文指导(高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描述:不在梅边在边,《牡丹亭》里的句子,说的是姻缘。 《牡丹亭》十四出“写真”里有那么一节,杜丽娘给自己画好了画像,又自提了笔,在画边题了几句诗:“……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边。”意思是,她自己
梦梅挨打
作者:熊玉梅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硬拷》  梦梅  挨打 
描述:的礼教观念的必然表现;三是梦梅的挨打也是汤显祖应对世人批评的一种折中之策。
从司马相如到梦梅
作者:岳美缇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梅  昆曲  司马相如  牡丹亭  杜丽娘  昆剧  导演  传统艺术  折子戏  现代剧场 
描述:四年前我们历经千百次寻觅,终于开始了新编昆曲“司马相如”的跋涉。当时我给自己下了“军令状”把它定为“封箱戏”,作为自己对昆剧艺术几十年沧桑的最后冲刺。 这些年我们天天面临着昆曲生存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所有传统艺术都受到很大的冲击,古老的昆曲更是如此,古典的传统艺术能否与现代观众审美情趣相结
不在梅边在边:浅析《牡丹亭》中的梅、意象
作者:雷灵丹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梅意象  梅意象  意象  意象 
描述:意象是我国古代文学中具有独特审美意蕴的艺术范畴,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创造了大量的意象,其中以梅、意象较为突出.本文在对文本中梅、意象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论述这两者与剧中人物塑造的关系
伯与《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德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两年前,我在遂昌汤显祖纪念馆参观,正端详悬挂于正厅的汤显祖画像,乍见题款处有“德清俞伯赵雪斋书”,顿生一种恍如隔世又偶然重逢的欢喜。像出自清道光十八年(1838),为江都陈作霖所临,当是俞老旧藏
“孤傲”俞
作者:梅子  来源:名人传记(上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浙江湖州  孤傲  现代诗人  燕京大学  北京昆曲  上海大学  大学教授  北京大学  牡丹亭 
描述:伯1900年生于浙江湖州,原名俞铭衡,字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他出身名门,早年以新诗人、散文家的身份享誉文坛。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精研中
梦梅:一贫无赖
作者:许冬林  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梅  无赖  《牡丹亭》  儒雅 
描述:昆曲舞台上,梦梅的扮相实在是俊逸儒雅,女人爱,男人也爱。但是,翻开一本薄薄泛着稻草黄的《牡丹亭》,总要惊讶,其实人家,不过就是一果农,兼以读书,常耍无赖。
《隆集》列传考证
作者:王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典文献  五朝史书  《隆集》  列传考证 
描述:《隆集》列传考证
唱不尽的牡丹亭——我所认识的闫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著名油画家闫 北方有佳人200cmx360cm2007年布面油画 唱不尽的牡丹亭180cmX200cm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