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吴山三妇合评本牡丹亭》评点研究
-
作者:李芸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吴山三妇合评本牡丹亭》 评点 研究
-
描述:了进一步的解读。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从版本入手,胪列收集到的《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六个版本的概况,列表比较了梦园本和清芬阁本的差异之处,找出其共同的原本康熙三十三年的梦园本,并分析其存在差异的原因。第二章着重于评语内容的分析,从主题“情”、关照女性形象、关目构思等方面细致地剖析了三妇的评点特色——细腻感性而又不失理性。第三章阐述了吴吴山三妇和《三妇合评本》序跋评点者间的互动联系,她们互为亲友,又互为知音,为我们呈现出了在良好文化氛围熏陶下的一群女性,并引申到《牡丹亭》的其他评点者,描绘出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后简述了《三妇合评本》的贡献和影响,既为《牡丹亭》正本清源,又扩大了《牡丹亭》的传播范围,填补了《牡丹亭》女性系统评点的空白。
-
民族舞剧《牡丹亭》舞蹈语汇创新性研究
-
作者:李珊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族舞剧 《牡丹亭》 舞蹈语汇 创新 研究
-
描述:民族舞剧《牡丹亭》舞蹈语汇创新性研究
-
牡丹亭:案头与场上
-
作者:叶长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牡丹亭 研究
-
描述:牡丹亭:案头与场上
-
牡丹亭畔思汤公
-
作者:暂无 来源:上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这是何处仙境,哪里福地?看那烟波画舫、朱栏翠轩的景致,云蒸霞焕、朝飞暮卷的气象,绣出了好一幅美丽清新的江南画卷,真个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岂不是杜丽娘在牡丹亭畔游园的梦境吗?
原来,我已置身于“朝思暮想”的“牡丹亭”里了。那是前不久我去浙江遂昌考察时参观汤显祖纪念馆时的感觉
-
《宋代经济史》质疑
-
作者:李裕民 来源:中国经济史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经济 土地兼并 北宋 兼并浪潮 僧道 《太平寰宇记》 寺观 教授 宋太祖 宗教政策
-
描述:意见一方,颂扬的话自然舒服顺耳,但了解存在的问
-
大余:“牡丹亭经济”红红火火
-
作者:叶慧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大余县 后花园 旅游品牌 明清 遂昌 花卉 知县 文化主题
-
描述:4月23日,“接力长征”采访团一路跋涉,赶至湘粤赣交界县大余。$$寻访红军足迹之时,记者意外得知,大余,还是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名著《牡丹亭》故事的发祥地,县城东山门章江河畔,已按原貌修复了明清南安府衙后花园——杜丽娘与柳梦梅相识处。$$时间追溯到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汤显祖赴丽水遂昌任知县。
-
思致融情传好句―论《珠玉词》之情中有思
-
作者:唐红卫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思致 理性
-
描述:作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理性诗人晏殊的《珠玉词》具有明显的情中有思的特点―在词中抒发情感时常常会不经意中比别人多了一份思致与理性。这一份思致具体表现为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一份理性则具体表现在对苦难
-
宋代乡里两级制度质疑
-
作者:王棣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书手 乡村基层组织 两税法 赋税征收方式 乡村管理体制 乡村基层政权 《太平寰宇记》 乡里 乡村社会 唐五代
-
描述:宋代的乡既不是一级基层行政政权或行政区划,也不是里的上级行政机构,而是县以下的一级财政区划。乡、里并不存在统属关系,它们有时重叠,有时独立。乡建制的这种变化是由于两税法以来赋税征收方式的复杂化
-
宋代户口的汇总发布系统
-
作者:吴松弟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理总志 户口数据 《元丰九域志》 《宋史·地理志》 户口调查 《太平寰宇记》 户口统计 闰年 统计系统 发布系统
-
描述:学术界对宋代户口的调查统计系统已有较深入的研究。但问题在于,宋代户口的调查统计系统和汇总发布系统并不统一。在五个调查统计系统之外,还存在着闰年图,即地理总志这一户口汇总发布系统。我们至今能见到的宋代
-
《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
-
作者:谢雍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牡丹亭 文学研究 妇女教育 研究 中国 明清时代
-
描述:《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