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8)
报纸(2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7)
地方文献 (9)
宗教集要 (4)
地方风物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12)
2013(5)
2012(1)
2010(4)
2007(3)
2001(1)
1996(3)
1987(2)
1985(1)
1981(1)
按来源分组
无锡日报(3)
武汉晨报(1)
扬州晚报(1)
致富月刊(1)
江西社会科学(1)
南方文物(1)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
大舞台(1)
江苏地方志(1)
江苏图书馆学报(1)
方寸梨园情韵长:无锡惠山手捏戏文赏鉴
作者:张文珺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戏曲表演  牡丹亭  惠山泥人  爱情故事  无锡  西厢记  柳梦梅  泥塑  艺术技巧 
描述:明清以来,随着昆腔、徽班和京剧等先后在无锡城乡演出,给泥塑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他们抓住剧情发展的一刹那、一个特定场景或人物亮相,根据戏曲表演的艺术技巧,以捏为主调,绘以丰富的色彩,用静态
释五
作者:刘信芳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国策  楚国  西汉水  史记  《太平寰宇记》  江南  汉中  武昌  夏水  《水经注》 
描述:为战国时楚国地名,见于《战国策·燕策》。秦召燕王,苏代约燕王曰:
青春版《牡丹亭》将献演无锡
作者:暂无 来源:江南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四百年青春之梦,姹紫嫣红《牡丹亭》。”由文学大师白先勇倾力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8月15日晚7点30分将在无锡人民大会堂隆重上演,届时在舞台上将再次呈现出杜丽娘与柳梦梅这对如花美眷为情
姑苏半月日记(二)
作者:靳飞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州人  姑苏  太湖水域  苏昆  牡丹亭  蓝藻  最高温度  月湾  院长  无锡 
描述:街玄妙观及书城,购得李零之
昆曲名家孔爱萍无锡演绎《牡丹亭》
作者:张月  来源:江南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上周末,江苏省昆剧院昆曲名家孔爱萍在万和公益剧场为锡城观众上演了精彩的《牡丹亭》。扮相秀丽、唱腔委婉的孔爱萍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间把杜丽娘这一艺术形象诠释得入木三分。昨天,孔爱萍接受本报专访,称戏曲演员不能当“啃老族”,在小剧场演出是对演员的考验,演员需要不断学习,以适应各种演出场所和日益挑剔
无锡剧场上演《牡丹亭》,网友微博说感受
作者:暂无 来源:无锡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上周末,江苏省昆剧院经典昆曲折子戏《牡丹亭》在无锡万和公益剧场上演。以书换票的形式亲切又温馨。剧场不大,座无虚席。看过剧的网友@遇见你937意犹未尽,微博图文叙说观剧感受,“那一阙古老情话
《阿炳》起舞金陵《牡丹亭》花开无锡 16台精品剧目开始惠民
作者:暂无 来源:无锡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周茗芳/报道据悉,继6月17日,由无锡演艺集团无锡歌舞剧院创排的大型民族舞剧《阿炳》在南京人民大会堂翩然起舞,开启江苏省“精品剧目惠民巡演”序幕后,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经典剧目《牡丹亭》将于
省精品剧目《牡丹亭》惊艳锡城 无锡憾无昆曲社
作者:暂无 来源:江南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咿呀昆腔,余音绕梁。昨晚,在江南大学文浩馆,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演员们精致的表演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大幕落下,掌声经久不息,人群迟迟不愿散去,表达着对传统的敬意。透过昨天精华版《牡丹亭》,人们欣喜地发现,昆曲似乎已从庙堂之上走入江湖之中。 观众夸精致 “古典的妆容,精致的服装,华丽的舞美,优
如今好取钗燕 飞向温家玉镜台:析《紫钗记》中的“紫钗”
作者:刘莉萍  来源: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钗意象  钗意象  叙事功能  叙事功能  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 
描述:意象的根本功能来自于其蕴含的文化能量。本文以紫玉钗为中心意象,分析钗意象转换的形成、发展和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从意象叙事的角度,通过意象的再生、融合及其在叙事文学中的扩散变奏来阐释《紫钗记》中的紫钗意象的叙事功能和审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