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上戏”附属戏曲学校“昆五班”教学汇报演出
作者:忆斯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汇报演出  戏曲学校  教学  平均年龄  牡丹亭  长生殿  折子戏 
描述:《牡丹亭·游园惊梦》、《长生殿-酒楼》、《玉簪记·琴挑》、《孽海记·下山》……一段段文武经典折子戏,由一群平均年龄仅14岁的小不点表演起来,倒也不紧不慢、有板有眼。这60位被称为昆五班的学员,是上海戏曲学校时隔20年后又
“读写双赢”教学例话(五):专题之“花季悟爱情”
作者:赵谦翔  来源:语文教学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  读写  专题  教学  绿色教育  《西厢记》  《牡丹亭》  《红楼梦》 
描述:没有话语权吗?以功利为本漠视人性的灰色教育,让花季学子掩耳盗铃地回避现实的爱。唯有张扬以人为本的绿色教育,才能让他们直面现实人生,坦诚地观情赏爱,谈情说爱,评情论爱。
《牡丹亭》惊梦·皂罗袍
作者:汤显祖  来源:大阅读:中学生综合文摘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  中学  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  文言文  文言文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也忒看得这韶光贱!
闲情美味颐之时
作者:张老侃  来源:四川烹饪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美  《牡丹亭》  《红楼梦》  渝派川菜  心理反应  心理过程  成都话  文言文  似水流年  天上人间 
描述:闲情美味颐之时
保雅还俗,尚需精雕细琢——越剧《牡丹亭》浅评
作者:孙和军  来源:戏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通俗易懂  雅俗共赏  越剧  中国传统戏曲  传奇杂剧  中国戏曲  文言文 
描述:保雅还俗,尚需精雕细琢——越剧《牡丹亭》浅评
《牡丹亭·游园》教学设计
作者:宣沫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中国传统戏曲  中国传统戏曲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文学样式  文学样式  文学意义  文学意义  自主  自主 
描述: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戏剧.了解其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异同。 2.感受中国传统戏曲独特的美.学会自主鉴赏曲词。 3.认识《牡丹亭》的文学意义和价值。
《闺塾》教学设计
作者:代清萍  来源:文学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设计  《闺塾》  《牡丹亭》  个性化阅读  设计意图  自读课文  戏曲语言  人物形象 
描述:一.设计意图 由于《闺塾》是一篇自读课文,在前两篇戏剧的基础上,学生对戏剧的基本常识已有所了解,所以在本节课中,就未再设计。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简要了解作者及《牡丹亭》剧情;个性化阅读,品味
新教材教学设计ABC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窦娥冤》  《西厢记》  导语设计  新教材  《送董邵南序》  长亭送别  《牡丹亭》  三桩誓愿 
描述:新教材教学设计ABC
《牡丹亭·游园》语文教学探析
作者:李欢  来源:艺海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语文教学  中国古典戏曲  《大学语文》  中国古典艺术  文学作品  戏曲语言  教学目标 
描述:人将它作为教学研究的重点
谈比较法在古典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李孝堂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文学教学  比较法  《三国演义》  诸葛亮借东风  《三国志》  《史记》  杜丽娘  封建礼教  《牡丹亭》  《西厢记》 
描述:下几种情形: 一、讲授一部作品,与另外作品进行比较 我在讲授《三国演义》时,与《三国志》进行比较,与《史记》等书进行比较。 《三国演义》的作者在塑造诸葛亮这一形象时,极力描写他用兵如神。他是一位政治家、外交家,更主要的是一位军事家。他既能制定军事方面的战略原则、方针政策,又能指挥具体战役,而且每战必胜,有超人的指挥才能。作者甚至把诸葛亮写成天文学家、气象学家、物理学家,他能预知天气的变化,制造木牛流马。而《三国志》却不是这样。《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评价诸葛亮时说:“……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后人则根据陈寿的话说诸葛亮“长于政而不长于军”,说他主要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位军事家。如果说他也懂一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