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中国典籍英译的几点认识
作者:汪榕培  来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典籍英译  翻译者  时代背景  中国典籍  文化交流  教学实践  软实力  理论研究  学科方向  牡丹亭 
描述:现在仍有必要对中国典籍英译的目的、做法、现状、规划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才能在"放眼世界,立足本土
“一体化”时代戏剧典籍《牡丹亭》的英译与传播
作者:赵征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英译  传播 
描述:浪漫主义的爱情戏剧,而是贴上了"理想"、"自由"、"阶级"、"斗争"的标签。但是译者并非单一的生物体、
中国戏剧典籍译介研究:以《牡丹亭》的英译与传播为中心
作者:赵征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戏剧典籍  文学译介  《牡丹亭》  经典化  边缘化 
描述:多年的中国戏剧典籍“西渐”过程中,诸多汉学家和华裔学者如艾克顿、张心沧、翟楚/翟文伯、白之、宇文所安等人为中国戏剧典籍及《牡丹亭》的英译和对外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在诸多国家翻译
南京文献记载中的杏花村
作者:邓振明  来源:南京史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杏花村  文献记载  《清明》  《太平寰宇记》  杜牧  南京  《大清一统志》  《四库全书总目》  大明一统志  汪士铎 
描述:宋朝谢枋得(1226~1289)所编《千家诗》中有首署名为晚唐杜牧(803~853)作品的《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诗未见于杜牧的《樊川文集》、《外集》及《别集》,也未见于《全唐诗》。大概是因为它...
2013年纪念《牡丹亭》付梓415周年征稿
作者:暂无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  牡丹亭  牡丹亭  临川  临川  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  古文化  古文化  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  专栏  专栏  周年  周年  出版  出版  文献  文献 
描述:临川自古文化昌盛,人物荟萃,素有"才子之乡"、"文献之邦"美称。1985年,为弘扬临川优秀传统文化,服务抚州社会经济建设,我刊特创办了"临川文化研究专栏"。28年来,专栏共出版90余期,刊发文章
苏源生及其《鄢陵文献志》
作者:王兴亚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末农民战争  《国史经籍志》  《太平寰宇记》  社会习俗  文献通考》  隋书经籍志  鄢陵县  《世善堂书目》  生平事略  《水经注》 
描述:苏源生及其《鄢陵文献志》王兴亚苏源生(1808-1870),字泉沂,号菊村,清河南鄙陵县人。少孤力学,从嘉兴钱仪吉学习四书五经,道光十一年选为拔贡,二十二年中副榜。诏举孝谦方正,辞不就。学使景其浚
略论“东方情调化翻译”在中医文献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作者:王晶 贾成祥  来源:中医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方情调化翻译”  中医英译  《牡丹亭》 
描述:译是将中医推向全世界的一种重要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