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爱情文学中的春秋意识
-
作者:李奉戬 刘玉新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文学 中国古代 性禁忌 季节背景 《牡丹亭》 《红楼梦》 爱情故事 《娇红记》 爱情剧 《西厢记》
-
描述:中国古代爱情文学中的春秋意识李奉戬,刘玉新日本学者松浦友久曾指出中国古代诗歌中存在着偏重春秋两季的事实。①其实,不仅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如此,在中国古代叙事作品中,特别是爱情文学中,春、秋二季也是常用
-
“金陵五月风”第三届文学艺术节盛大闭幕大型舞剧《牡丹亭》演
-
作者:厉恩宝 李林 来源:金陵瞭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艺术节 艺术节 舞剧 舞剧 文学 文学 金陵 金陵 浪漫 浪漫 古典 古典 演绎 演绎
-
描述:由市文联主办的“金陵五月风”第三届南京文学艺术节经过一个月的集中展示.于5月底圆满闭幕。在5月26目晚的闭幕式上.市文联特别邀请南京军区政浩部前线文工团演出大型舞剧《牡丹亭》。市领导陈家宝、金实、王
-
明代女性意识与女性题材文学:以《雌木兰》、《女状元》、《牡
-
作者:黄秀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雌木兰》 《雌木兰》 《女状元》 《女状元》 《牡丹亭》 《牡丹亭》 个性解放 个性解放 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
描述:本文分为两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是绪论,本部分主要包括提出问题,指出明代中后期,个性解放思潮涌起,对于女性的认识在文人当中有了新的变化,徐渭、汤显祖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家及选定这两位作家和这三部作品为本文研究对象的意义。 第二部分是本论部分,本
-
浅论《牡丹亭》的悲剧意识
-
作者:赵亚明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悲剧意识 悲剧意识 审美 审美
-
描述:《牡丹亭》作为戏曲史上的一部代表作,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其中,悲剧意识是该部作品的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在杜丽娘的日常生活中,在她为情而死以及为情而生方面,都体现了作品的悲剧之美。同时,悲剧意识也有很深
-
梦与文学
-
作者:华同 来源:两岸关系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梦” 《牡丹亭》 “临川四梦” 现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南柯记 红楼梦人物 《东京梦华录》 《邯郸梦》
-
描述: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句话通俗而深刻地说明了一个事实:梦,并非像梦卜者和圆梦者所说的是“天机”及“神的启示”,而是做梦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意识朦胧状态下的反映。自古以来,许多杰出的诗人、作
-
导演与文学
-
作者:张庚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雷雨》 导演 剧本 二度创作 剧作者 文学修养 《牡丹亭》 戏曲现代戏 文学价值 舞台艺术
-
描述:导演与文学张庚导演挑选剧本,应当选择他看中的剧本,导演对剧本的作者应当是知音,要有一种愿望把这个戏的文学成就表现在舞台上,或"翻译"到舞台上去。例如为何这么多导演愿意排演《雷雨》?因为《雷雨》的作者
-
女性意识觉醒之比照分析:《西厢记》与《牡丹亭》女性意识解读
-
作者:杜萱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莺莺 杜丽娘 红娘 春香 女性觉醒意识
-
描述:发点,解读两部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觉醒意识的异同,以此更加深刻地体会作品蕴含的深意。
-
《牡丹亭》女性意识再思考
-
作者:宁丽诗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女性意识 男权话语
-
描述:之下。
-
简论林黛玉的近代人性意识
-
作者:黄以思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黛玉 人性意识 爱情 宝玉 悲剧 《牡丹亭》 “人” 近代意识 颂圣 元妃
-
描述:忡忡,对耽误美好青春莫名愤懑。她认为人应该有生存和受到尊重的权利。所以她任性任情,不满于自己的地
-
《红楼梦》的庭园结构与文化意识
-
作者:张世君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庭园建筑 大观园 文化意识 农业文化 家族文化 中国古典小说 园林艺术 《牡丹亭》 封建礼教
-
描述: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座高峰,研究它的结构艺术和文化意识,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小说的民族形式和传统文化是很有意义的。 《红楼梦》是一部描写家庭生活的作品,它的叙事结构与它所反映的庭园主活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