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画中人》与《牡丹亭》中“情”的异同
作者:刘爽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画中人  牡丹亭    异同 
描述:通过对吴炳《画中人》和汤显祖《牡丹亭》在故事和思想层面的比较,说明二者表达“情”的过程中,相同之处在于都提倡人性的自由,希望打破封建的束缚。不同之处在于《画中人》表达的情细腻,委婉而曲折;《牡丹亭》的情热烈,直白而大胆。
《牡丹亭》《红楼梦》“至情”主题之异同
作者:刘松来 方立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红楼梦》  《红楼梦》  至情  至情  主题  主题  异同  异同 
描述:这是二者的共同之处。它们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梦之悲喜———"至情"主题不同的色彩基调;梦之阴阳虚实———"至情"主题不同的心理与哲学意蕴;梦之归路———"至情"主题不同的人生归宿。
从结构艺术看“西厢记”和“牡丹亭”的异同
作者:郭梅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爱情主题  传奇  元杂剧  结构艺术  阐述  中国戏剧  舞台  异同 
描述:突相当复杂,它有两条线索:一是以崔老夫人为一方,和以莺
感天动地的传奇故事 以身殉情的爱情绝唱:罗密欧、朱丽叶与梁
作者:何峰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梁祝》  《牡丹亭》  爱情悲剧  异同 
描述:提名,难以摆脱封建礼教观念和夫贵妻荣思想的束缚。这一切,都反映出了中西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的差异。
析《牡丹亭》与《仲夏夜之梦》的异同
作者:孙慧娟  来源: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仲夏夜之梦》  《仲夏夜之梦》      情与理  情与理 
描述:理矛盾的方式也不同。
《罗密欧与朱丽叶》《牡丹亭》异同
作者:崔大庆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况、阶级关系、社会思潮、民族风貌的反映。每一个作家的艺术总要植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它不但基本取材于本民族的生活,反映本民族的情感,心理习俗、兴趣爱好,还在艺术形式上受到本民族文化传统、欣赏习惯的熏陶,为本民
《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之异同
作者:孙艳丽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杜丽娘  爱情故事  莎士比亚  人物形象  柳梦梅  情节  主题  封建礼教 
描述:、主题、情节、人物形象诸方面有许多相似或相近之处,而细致分析作家对相同题材的不同处理,能使我们对中西文化、历史环境的差异在艺
比较《西厢记》与《牡丹亭》反封合作的异同
作者:孙岩龙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西厢记》  合作  现实意义 
描述:中有着新的文化内涵和一定的现实意义。
论《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西古典戏剧之异同
作者:周梦琳 沈建彤 石毅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西古典戏剧之异同
略论《西厢记》和《牡丹亭》抒情艺术的异同
作者:何土林  来源:桂林地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略论《西厢记》和《牡丹亭》抒情艺术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