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97)
期刊文章(450)
会议论文(66)
学位论文(23)
图书(13)
按栏目分组
地方风物 (935)
历史名人 (194)
地方文献 (12)
红色文化 (3)
宗教集要 (3)
非遗保护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305)
2011(129)
2010(86)
2006(28)
2004(21)
2003(12)
1998(8)
1996(11)
1986(5)
1982(4)
按来源分组
其它(119)
农村百事通(2)
文史月刊(1)
现代妇女(1)
图书与情报(1)
现代金报(1)
中国计算机报(1)
健康之友(1)
IT经理世界(1)
京江晚报(1)
十年“昆”
作者:王安葵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牡丹亭  非物质遗产  文化环境  演出  五六十年代  传统文化 
描述:2001年5月18日,中国申报的昆曲艺术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委员会评审全票通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后统一改称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至今已是十年,十年来,中国政府和昆曲界做了大量工作,人们
生命之常青:柳梦梅·白玉兰·缘
作者:蔡正仁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  白玉兰  牡丹亭  杜丽娘  演员  导演  表演手段  表演艺术  唐明皇  扮演者 
描述:渐发胖的身体,使我对“柳梦
说文学作品中的“鬼”——兼评陈荣的《鬼姐》
作者:连枝 詹世烺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古代文学  艺术成就  唐人传奇  蒲松龄  文学作品  清代小说  牡丹亭  小说月报  主要原因 
描述:在此书作者蒲松龄笔下,写了不少成功的孤鬼形象,那种“刻镂物情,曲尽世态”,“各出其情,状无所隐”(蒲立德《聊斋志异序》)的艺术成就,是此书具有历时不衰的引人魅力、久为人们所喜爱的主要原因。这些事实说明,以狐鬼为题材,或住作品中有狐鬼形象或情节,是不会妨碍作品获得成功的。因为它们的作者
白先勇:只因相思有
作者:蔡一玛 黄哲  来源:新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相思  国民革命军  《牡丹亭》  士大夫文化  八年抗战  北京  白崇禧 
描述:八年抗战也不过如此。”白先勇说。他一生“逆天而行”、但始终自诩为士,而北京正是中国千载士大夫文化的中心。因此,这座他知天命前从未到过的故乡,他归去来兮,却始终念兹在兹,生死相随。
从两情“悦”到两情“隔”:《西厢记》与《牡丹亭》的两个
作者:孙陆军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西厢记  爱情婚姻  崔莺莺  张生  老夫人  情感世界  柳梦梅  世俗文化 
描述:《西厢记》与《牡丹亭》是元明时期两大爱情名剧,它们在情感的形态、性质及文化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本文拟从以上几个层面对两部经典名剧的不同内涵做出分析和比较,并探讨产生这些重大差异的深层原因。
但是相思莫负 牡丹亭上三生路:――《牡丹亭》评介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吴凤雏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汤显祖戏曲作品的代表。完成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秋。   《牡丹亭》一经问世,立即引起了轰动。   首先在于,《牡丹亭》所揭示的主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时代精神。封建体制走到明代,已病入膏肓,种种末期症状全面显现:一方面,政治集
结缘昆曲莫负牡丹亭启三生路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报道“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是《牡丹亭》中杜丽娘缱绻春光无限发出的感慨。“不进剧场,怎知幽兰之美?”这是观众在看过“青春版”《牡丹亭》后惊睹其玲珑典雅而发出的赞叹。有“百戏之祖”、“幽兰之美”、“江南兰花”等美誉的昆曲虽然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但是相思莫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作者:暂无 来源:成都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大型舞剧《牡丹亭》26~28日在蓉上演,教你珍惜身边的幸福 本报讯(记者 乔雪阳)11月26~28日,由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北京大都阳光艺术团联合创作演出的原创大型舞剧《牡丹亭》将在锦城艺术宫连续上演三场,而11月26日的首场演出将是成都商报15周年华诞的系列活动之一,该场演出门票,本报将免费
汤氏与莎翁 东西辉映——兼论《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作者:吴林抒  来源:文艺理论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氏与莎翁 东西辉映——兼论《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天鹅湖与太极拳“融”银泰西湖店六周年“和合雅集”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经典的古韵昆曲《牡丹亭》,浪漫唯美的《天鹅湖》,动中求静的太极……当东方古朴遇上西方优雅,该是怎样一番交相辉映,融会贯通? 近日,在南宋御街御乐堂里,西湖银泰六周年店庆以别出心裁的堂会派对形式,呈现了“和合雅集”的韵味。当晚,在60余席位的小堂里,由2008年北京奥运会昆曲小生曾杰领衔,演绎了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