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4)
报纸(49)
学位论文(5)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8)
地方文献 (16)
非遗保护 (6)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3(10)
2011(14)
2010(14)
2009(4)
2000(2)
1999(3)
1998(1)
1995(2)
1990(4)
1989(1)
按来源分组
其它(8)
语文教学通讯(1)
戏剧文学(1)
哲学研究(1)
文史杂志(1)
语文知识(1)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
民族文学研究(1)
剧影月报(1)
浅谈珍珠塔的道具功能
作者:吕建平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珍珠塔》  道具  功能  戏曲表演  故事情节  《桃花扇》  《红梨记》  《紫钗记》 
描述:之后,又用珍珠塔展开了故事情节。先是陈翠娥赠方卿珍珠
简析中国古代“鬼戏”的功能与结构
作者:徐心悦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鬼戏”  功能  结构  《东海黄公》  《窦娥冤》  《倩女离魂》  《牡丹亭》 
描述:展成熟。
试论疑问句的表情功能
作者:王海洋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疑问句  表情功能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反问句  毛泽东  《威尼斯商人》  《三国演义》  口语  《牡丹亭》  沁园春·长沙 
描述:试论疑问句的表情功能上海/王海洋狭义疑问句与反问句、设问句一样具有多样的表情功能,并且疑问句的表情功能与其问疑求答的方式有很大关系,现列出以下几种略加说明。一、问疑而无法求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八拜之交哪八拜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博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拜之交  《紫钗记·吹台避暑》  金兰典故  历史 
描述:经常都会看到小说中提到八拜之交这四个字,八拜之交是哪八拜呢?八拜之交语出《紫钗记·吹台避暑》: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军之事。俗称结拜兄弟为八拜之交;按古无八拜的礼,以互相四拜算为八拜。
简评《牡丹亭》题序传播特色及功能
作者:张元农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评传播方式,无论在文化解读还是文化导向上彰显出促进戏剧文本再阅读、再思考、再品评的传播价值和意义。
论陈最良在《牡丹亭》中的结构功能
作者:姚昌炳  来源: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最良  陈最良  启蒙  启蒙  桥梁  桥梁  结构  结构  体悟  体悟 
描述:陈最良在<牡丹亭>中虽然是一个小角色,却有着非常重要的结构功能.他是杜丽娘爱情的启蒙者,是柳梦梅接近杜丽娘的桥梁,是杜柳最终团圆的促成者,对推动剧情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青春版《牡丹亭》“花意象”的艺术功能
作者:邓斯博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青春版  青春版      意象  意象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在原著的基础上成功地发掘和创新花意象群,在人物塑造上以花装点人物外形,更以花描摹人物内心;在剧情建构上,该剧将花渗透到情节主线,使重要关目之间形成勾连和呼应;在舞台上该剧以花表现语言的诗性美,并营造空灵、绚烂的舞台情境。总之,青春版《牡丹亭》通过花意象建构了一个丽花幽情的青春世界。
从戏剧形象解构《牡丹亭》的“立言神
作者:马济萍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至情理念  至情理念  政治理想  政治理想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描述:足现实,借剧中人物寄托自己文治武功的政治理想,并对封建科举制度予以无情的讽刺和嘲弄。作者通过《牡丹亭》彰显了深厚的人文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点。
试论古典戏剧的功能主义翻译:以《牡丹亭》为例
作者:黄采苹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  目的论  目的论  中国古典戏剧  中国古典戏剧  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  多元化  多元化 
描述:概念取代。其次,作者针对中国古典戏剧在目标文化中表演难、接受难两大特点,提出古典戏剧的翻译应从功能主义出发,根据不同的受众,采取多元化的翻译策略。如有针对个人读者的归化翻译法;有针对学术研究的异化
论戏曲意象的多重审美功能:以《牡丹亭》中“柳”意象为例
作者:陈小凤  来源: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戏曲  牡丹亭  牡丹亭  柳意象  柳意象  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 
描述:进行论述,并探讨其对舞台效果营造的特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