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演绎感性的艺术之美
-
作者:暂无 来源:南充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曹雪蓉 实习生 牟蓉)本月12日至14日,大型舞剧《牡丹亭》将在南充连续上演3场。如何欣赏这段用舞剧诠释出的凄美爱情故事,成为不少市民关心的事。昨(6)日,南充歌舞剧院有关负责人及《牡丹亭》的编导吕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舞蹈演员舞姿的极致演绎和现场唯美意境的相互配合,一台立体、生
-
辛意云:人的哲学
-
作者:刘萌萌 宋小青 梁聪怡 来源:天下美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昆曲 情绪状态 牡丹亭 西方 人性 感性 中国 情感 力量
-
描述:辛意云来北大讲学,主讲《牡丹亭》,前后去听他讲了2次昆曲。第一次听他讲,动手创作新版《牡丹亭》时,有人建议就写到女孩子死了,因为这是悲剧,是世界潮流,后面都是多余。辛意云说要讲她复活,这是情爱的
-
回归生命的感性存在:从《牡丹亭》中几个人物的残缺性谈起
-
作者:李双芹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感悟生命 感悟生命 牡丹亭 牡丹亭 人物 人物 残缺性 残缺性
-
描述:印证 ,共塑了一个精神残缺的人物形象。从杜宝、陈最良身上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时代的情感空缺 ;而从杜丽娘追寻本真生命的历程中 ,我们看到的则是汤显祖回归感性存在的生命理想。
-
探究《牡丹亭》中蕴含的感性资源——兼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
作者:张春蕊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 中晚明 中晚明 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 感性资源 感性资源
-
描述:一步挖掘此时期审美文化中的感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