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对明清女性心理影响初探
作者:彭敏哲  来源: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明清女性  明清女性  心理  心理  影响  影响 
描述:《牡丹亭》的阅读给女性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和深度的阅读思考,也造成了她们心理、情感以及思想上的多重影响。本文拟从女性感伤心理、情爱心理、自我意识和自然人性四个方面初步探究《牡丹亭》对明清女性心理
绝妙的心理描写——《牡丹亭·惊梦》片断欣赏
作者:许金榜  来源:戏剧界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绝妙的心理描写——《牡丹亭·惊梦》片断欣赏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对比《牡丹亭》与《西厢记》中女主
作者:甘华莹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西厢记  西厢记  爱情  爱情  心理  心理 
描述:剧中女主人公心灵深处的感触、悸动及其产生发展的变化过程。
《西厢记》、《牡丹亭》爱情描写之比较
作者:梁素芳  来源:河南农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描写  爱情描写 
描述:崔莺莺和杜丽娘分别是我国古典戏剧"双璧"——《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二人虽然都具有为追求爱情而向封建礼教大胆叛逆的精神,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二人的爱情经历、过程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个性色彩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西厢记》与《牡丹亭》爱情描写之比较
作者:施祥爱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爱情描写 
描述:《西厢记》与《牡丹亭》是中国古典戏剧艺术经典代表,两部作品都以推翻封建礼教,突破传统爱情婚姻观念作为主题思想,并塑造了两个典型的女性形象。但是由于两部作品创作时代和社会背景有所不同,所以在爱情描写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以了解两部作品爱情描写上的差异,品味古典戏剧的魅力。
浅析《牡丹亭》的细节描写
作者:张俏  来源: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细节  封建  爱情 
描述: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牡丹亭》、《长生殿》爱情描写之比较
作者:徐人忠  来源: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唐明皇  《长生殿》  杨玉环  爱情描写  杜丽娘  真挚爱情  封建宗法制度  封建礼教  《长恨歌》 
描述:,有的文章认为“《长主殿》的主题是歌颂李、杨的真挚爱情”,有的
《西厢记》与《牡丹亭》爱情描写之比较
作者:王万鹏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爱情描写 
描述:作为中国戏剧艺术长廊中的“双璧”,随着时代的推移、新思潮的不断涌现,剧作所反映的主题却发生变化:《西厢记》的主题是“以情战礼”,《牡丹亭》的主题则是“以情战理”。由于时代思想氛围的差异,杜丽娘与崔莺莺的个性色彩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本文拟从两个方面略作探析。
《牡丹亭》爱情描写词语研究
作者:孙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爱情描写词语  分类  文化 
描述:《牡丹亭》爱情描写词语研究
《西厢记》、《牡丹亭》的写情描写
作者:林琳  来源:芳草(网络小说月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西厢记》、《牡丹亭》的写情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