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汉文化典故的英译策略——以《牡丹亭》英译本为例
作者:尚永芳 杜丽娟  来源: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文化词  汉文化词  典故  典故  《牡丹亭》  《牡丹亭》  英译  英译  策略  策略  中华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 
描述:结合汪榕培先生的《牡丹亭》英译本,以其对具有特定汉文化词及典故的处理为例,分析了英译汉文化词及典故的三种策略:意译、音译、直译。
“昆曲王子”军:牡丹亭三生路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小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王子  创新之路  Rap  商业化 
描述:蝶衣那句“不疯魔,不成活”,时不时听他聊到高兴处就蹦出戏词来。那个时候就依稀看见一个少年怎样从这些曲词做派里翩翩走来,用20年的光阴铸就了此刻的模样。 的确。6月11日,在江南古镇朱家角课植园见到的
浙昆排《牡丹亭》赈灾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浙昆排《牡丹亭》赈灾
苏州 新排《牡丹亭》演《长生殿》
作者:刘琼施芳杨晴初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长生殿》  非物质文化遗产  《牡丹亭》  外践  昆曲  柳梦梅  唐明皇  戏曲观念  昆剧  无痕迹地 
描述:本报苏州7月1日电记者刘琼、施芳、杨晴初报道:作为我国唯一拥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千年古城,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召开,为苏州提供了展示独特魅力的平台。27日,三本昆剧《长生殿》在苏州开明大戏院首演,古老的戏曲活化石回归到戏剧舞台。此外,《朱买臣休妻》等传统剧目早已开演,将上演的连台本昆
死而复生与生而死——《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
作者:李志忠  来源: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  戏剧  《牡丹亭》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结局比较  结局比较 
描述:东方戏剧《牡丹亭》和西方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均为爱情而造文;剧中主人公.的形象,几百年来给读者、观众尤其是青年男女以心灵的震撼。两剧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表现的时代不同,创作手法不同,民族的审美心理也不同,但审美作用、教化功能却是殊途同归,异曲同工。
从互文角度谈异化翻译策略
作者:王巧宁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异化  互文  互文能力  《牡丹亭》 
描述:翻译策略的应用选择之中,重点讨论互文与异化翻译策略固有的紧密联系。为了使研究更加深入,作者将汪榕培的《牡丹亭》英译本作为研究个案,分析了在该译本中译者翻译技巧的具体运用,总结归纳了其翻译策略
浙昆排《牡丹亭》演出票款将全部捐给受灾地区人民
作者:暂无 来源:杭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在胜利剧院推出经典名剧《牡丹亭》(、下本)作赈灾义演,并将演出所得全部票款,通过浙江慈善总会捐赠给遭遇雪
从互文角度谈异化翻译策略:兼评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
作者:王巧宁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文能力  互文能力  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  《牡丹亭》  《牡丹亭》  互文理论  互文理论 
描述:本文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作者对全文内容共分四章作以具体阐述。 第一部分是对互文和翻译策略的理论探讨。第一章引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理论基础和实际需要。第二章中,概述了互文性理论及翻译策略
“梦中情人”
作者:杨建东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惊梦》  《牡丹亭》  临川四梦  戏曲电视片  柳梦梅    上海昆剧团  重音处理  舞台实践  拍摄方案 
描述:“梦中情人”
军:我是小生
作者:何菲  来源:上海采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昆剧团  小生  上海市  牡丹亭  昆曲  想象  政协委员  多媒体  柳梦梅  生活中 
描述:上昆。绍兴路9号。简陋出乎我的想象。精致的奢靡藏入残破粗陋的墙体,每处风雅的设计在岁月的磨蚀中悄然淡出,冷清空旷的空间和体量呈现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