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31)
报纸(134)
学位论文(12)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66)
地方风物 (4)
非遗保护 (2)
才乡教育 (2)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73)
2013(19)
2011(38)
2010(25)
2009(14)
2008(13)
2006(18)
2005(10)
2002(6)
1986(4)
按来源分组
河北学刊(2)
档案学研究(2)
领导理论与实践(2)
甘肃理论学刊(1)
求索(1)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1)
广陵书社(1)
抚州师专学报(1)
当代社科视野(1)
学理论(1)
劝农
作者:许冬林  来源:散文选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下乡  父母  草帽  农业生产  检查  节日  干部  杜鹃  农民 
描述:我小时候,春三四月,顶着暖阳去田间给正在劳作的父母送茶水,往往会撞见三五个特殊的客人。他们戴着崭新的草帽,连串在草帽上的帽带子都是干净的白色,而且也不系,垂下来,在胸前晃着飘着。那时候,我的父母戴的草帽日晒
宋代乡里两级制度质疑
作者:王棣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书手  乡村基层组织  两税法  赋税征收方式  乡村管理体制  乡村基层政权  《太平寰宇记》  乡里  乡村社会  唐五代 
描述:宋代的乡既不是一级基层行政政权或行政区划,也不是里的上级行政机构,而是县以下的一级财政区划。乡、里并不存在统属关系,它们有时重叠,有时独立。乡建制的这种变化是由于两税法以来赋税征收方式的复杂化和多样化而引起的。乡作为单一财政区划的出现,是唐宋之际社会经济转型期重构乡村基层组织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