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09)
报纸(832)
学位论文(29)
图书(14)
会议论文(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13)
红色文化 (95)
地方文献 (41)
宗教集要 (24)
地方风物 (10)
非遗保护 (7)
才乡教育 (5)
按年份分组
2013(77)
2012(102)
2009(116)
2004(32)
2001(21)
2000(30)
1999(15)
1993(19)
1987(26)
1981(28)
按来源分组
近代史研究(13)
法音(7)
出版史料(3)
团结报(3)
侨园(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北京党史(1)
武汉文史资料(1)
浙江创伤外科(1)
上海医药业党史工运史资料(1)
《牡丹亭》的主题是“情”战胜“理”-与庆惠同志商榷
作者:谢柏良  来源: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的主题是“情”战胜“理”-与庆惠同志商榷
《牡丹亭》杜丽娘的形象
作者:方步瀛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追求理想  封建礼教  少女形象  王学左派  封建制度  中国戏曲  个性解放  斗争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杰出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沈德符说:“汤义仍《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廂》减价(《顾曲杂言》)。其所以能“几令《西廂》减价”的缘故,固然由于它在艺术方面有卓越的成就,而更由于它在思想方面,歌颂了青年男女要求个性解放,要求自由幸福的理想,歌
和上昆同志谈《牡丹亭》
作者:张庚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出十分具体的意见,只能从总的方面谈谈对汤显祖这部剧作的认识和理解,或许对你们的改编、加工有些参考价值。《牡丹亭》与其它的传奇剧作不同。一般的传奇情节是很曲折的,许多才子佳人类型的作品内容往往比较浅。而这个戏的思想是深的,表现在刻画人物的感情很深。可以说,《牡丹亭》是一个内心戏。有人说,这个戏在舞台上显
忆荒煤同志
作者:严恭  来源:电影艺术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恩来  新中国电影  拍成电影  《牡丹亭》  审查通过  斩断魔爪  社会主义  周总理  分镜头剧本  文化部 
描述:忆荒煤同志
关于《牡丹亭》的24选择题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1.但是相思莫相负: A.转折词,可是; B.只要是 2.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A.枯井墙残; B.颓废的墙 3.良辰美景奈何天: A.无可奈何之叹; B.人名 4.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A.刺绣屏风上的人; B.幽居深闺的人 5.这是荼蘼架: A.一种春末夏初开放的花; B.旺盛 6.闲凝眄
不完的《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咱不是前生爱眷,又素乏平生半面,则道来生出现,乍便今生梦见,生就个书生,哈哈生生抱咱去眠。 在讲中西方戏剧史的时候,老师们常常会拿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做比较。这两部同样是四百多年前的作品,都历经时间流逝,愈久弥香。同样都写的男女之间纯真美好的爱情,并且以“为爱殉情”的
支线考
作者:冯汉镛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华阳国志》  《三国志注》  云南  诸葛亮南征    《太平寰宇记》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方舆胜览》  马湖  路线 
描述:支线考冯汉镛小引自秦常安页“略通五尺”后,四川宜宾就粗具成为西南一条国际通道的规模。其后张骞在西域见到的“蜀布”,有可能就是从这条路线辗转流出国门的。而“艹立句酱流味于番禺之乡”,又引起了唐蒙
支线考
作者:冯汉镛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华阳国志》  《三国志注》  云南  诸葛亮南征    《太平寰宇记》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方舆胜览》  马湖  路线 
描述:支线考冯汉镛小引自秦常安页“略通五尺”后,四川宜宾就粗具成为西南一条国际通道的规模。其后张骞在西域见到的“蜀布”,有可能就是从这条路线辗转流出国门的。而“艹立句酱流味于番禺之乡”,又引起了唐蒙
《北刊误志》残本及其反映的历史地理问题
作者:李孝聪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刊误    熙宁  宋神宗  历史地理  北宋中期  宋辽关系  《太平寰宇记》  州县  黄河 
描述: 《北刊误志》是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王瓘奉诏编纂的一部地理志书。“澶渊之盟”(公元1004年)以后宋辽关系缓解,每年双方都互派使臣交贺“生辰”、“正旦”,如遇旧君去世或新主登基,还有“告哀使”、“告登
轼研究
作者:张小琴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山堂集》  《续牡丹亭传奇》 
描述:轼及其著述的认识与了解。首先,对轼家世渊源、生平思想及其交游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研究轼著述奠定基础;其次,通过解读轼的著作,分析其思想内容与创作风格,客观评价其创作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