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十首
-
作者:胡山源 来源:诗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诗词 读书无用论 七十年 牡丹亭 不合时宜 逐臣 外群 开口 回忆录
-
描述:诗词十首
-
回忆
-
作者:郑乾龙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字辈 心理动作 舞台动作 昆剧 生活化 思绪万千 演员 《牡丹亭》 内心体验 继承传统
-
描述:作要“艺术化”,“讲究人物的内心体验、心理动作、
-
《洛阳春》词调初考
-
作者:郑祖襄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九宫大成 词调 纳书楹 南曲 《紫钗记》 《南词叙录》 《牡丹亭》 词谱 洛阳 依声填词
-
描述:〈洛阳春〉词调初考郑祖襄1995年6月,韩国音乐学教授权五圣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讲学,谈到韩国的唐乐里保存着一首宋代词调(洛阳春)(附欧阳修词);权教授并向笔者询问这个词调在中国的流传情况。笔者查阅
-
初读《天问——明末春秋》
-
作者:从维熙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初读 《天问》 中国作家 从维熙 《牡丹亭》 中国大陆 历史真实 小说 小姐
-
描述:初读《天问——明末春秋》从维熙作家以一个史学家的严谨和作家的才情,为读者勾勒了一幅凝重而真实的明末清初全景图。从史学的角度讲,作家占有大量的翔实材料,无论对崇祯、皇太极以及李自成——一度三足鼎立而后
-
“古戏台”4月开演新版《牡丹亭》 南捕厅三期工程年底初
-
作者:暂无 来源:江南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古戏台”4月开演新版《牡丹亭》 南捕厅三期工程年底初
-
“梦中情人”张军
-
作者:杨建东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惊梦》 《牡丹亭》 临川四梦 戏曲电视片 柳梦梅 张军 上海昆剧团 重音处理 舞台实践 拍摄方案
-
描述:“梦中情人”张军
-
张军:我是小生
-
作者:何菲 来源:上海采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昆剧团 小生 上海市 牡丹亭 昆曲 想象 政协委员 多媒体 柳梦梅 生活中
-
描述:上昆。绍兴路9号。简陋出乎我的想象。精致的奢靡藏入残破粗陋的墙体,每处风雅的设计在岁月的磨蚀中悄然淡出,冷清空旷的空间和体量呈现出一种
-
《牡丹亭》性学基础及其诗意化
-
作者:魏远征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价值所在。细读这部传
-
从语境的层次性看《牡丹亭》的两个英译本
-
作者:樊静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境理论 语境理论 对等 对等 翻译 翻译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系统受制于语言的社会文化语境、情景语境等,因此寻找意义的对等也就是寻找两种语言的语篇在相同的语境中在功能上的对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尽量使译文能复现原文的语境特征,译者所选择的形式必须能最大程度传递原文语境下的意义和功能。国内外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对翻译的重要性,并对此作出了理论的阐释和实践的应用。但是应用其分析探讨中国古典戏剧的翻译还不多见。《牡丹亭》是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不朽之作。它属于明代传奇剧本,由曲词、宾白、科介、下场诗等几部分组成,人物众多,语言各具特色,原文有着特定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因此要想在译文中复现原文的语境效果,传达对等的意义和功能,译者必须对原文语境进行细致而准确的分析。但是国内外对于《牡丹亭》的翻译情况讨论较少,从文献上来看,还...
-
关于柳梦梅和德斯坦的“性”格
-
作者:何志毛 来源:半月选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 杜丽娘 贵族女子 中国戏曲 牡丹亭 塞林格 场景 流氓 昆曲 礼教
-
描述:托朋友的福,花3个小时看了三分之一部昆曲《牡丹亭》散场后大家欷歔:没想到中国戏曲可以这么美!一场春梦何至于让人憔悴死去?还原旧时场景,恐怕还真的就是。被礼教绑得牢靠的女子,闺房里看见一只公蚊子也得当流氓一样驱逐,如不幸被那厮叮咬一口,都当如贞节受辱一样寻死觅活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