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意云:人的哲学
-
作者:刘萌萌 宋小青 梁聪怡 来源:天下美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 昆曲 情绪状态 牡丹亭 西方 人性 感性 中国 情感 力量
-
描述:辛意云来北大讲学,主讲《牡丹亭》,前后去听他讲了2次昆曲。第一次听他讲,动手创作新版《牡丹亭》时,有人建议就写到女孩子死了,因为这是悲剧,是世界潮流,后面都是多余。辛意云说要讲她复活,这是情爱的
-
台湾人物系列 辛意云:我在台湾讲《论语》
-
作者:何流 来源:中国报道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台湾 白先勇 人与人 牡丹亭 经典解读 钱穆 母亲 中国文化 人生
-
描述:现在很多人都把《论语》等中国经典解读成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技巧,从中看到的也都是解决人生困难的技术。所有的理解都只停留在现实实用的人生里,有时还免不了过度通俗,括弧免不了庸俗。
-
云心水心玉簪记:琴曲书画昆曲新美学
-
作者:白先勇 来源:书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新美学 玉簪 昆曲 心水 制作 新观点 中国传统 牡丹亭 大师
-
描述:继二○○四年青春版《牡丹亭》之后,作家白先勇带领原班人马制作新版《玉簪记》,将中国传统最雅致的琴曲书画,在舞台上赋予新意。本书由白先勇总策划,制作团队共同书写:包括张淑香的新剧本、新观点,传承大师华文漪与岳美缇的现身说戏,书法家董阳孜的
-
镂月为歌扇 裁云作舞衣:《楼会》的艺术个性
-
作者:岳美缇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老师 昆曲 表演 气质 演出 艺术个性 爱情 苏州 二郎神
-
描述:我是1985年去苏州向沈传芷老师学《西楼记》中的《楼会》《拆书》。以前只听说这几个戏里有好曲子,也曾学过几段,如《拆书》中的【一江风】【红衲袄】,《玩笺》中的【二郎神】等,但戏始终没有学,也没有看过老师们和同辈的表演。向沈老师学
-
“以情悟道”开启走向人物心锁的金钥匙:浅谈李云导演《阳光女
-
作者:杨淑霞 来源:神州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悟道 金钥匙 《牡丹亭》 女工 阳光 导演 人物 《红楼梦》
-
描述:创作《红楼梦》时,同样提出了“以情悟道”之说,实乃异曲同工之妙哉! 2012年3月,我接受任务,在大型现代豫剧《阳光女工》中担任主要角色——菊花,创作期间,在著名导演艺术家李云先生的帮助下,我深得
-
吴文化研究:昆曲
-
作者:周秦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国际学术研讨会 明清文学 主持人 白先勇 编辑出版 江苏苏州 研究中心 钱仲联 牡丹亭
-
描述:》。
-
论吴舒凫
-
作者:刘辉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戏曲理论批评 牡丹亭 洪升 康熙 十三年 戏曲史 吴山 舞台演出 三十年
-
描述:处,计一万四千零六十四言,内容丰满,独具特色。长期以来在戏曲史或戏曲理论批评史的研究专著中,吴舒凫的名字是甚为罕见的。即便在《长生殿》的研究中偶尔提到他,也是一笔带过。对于他的生平、经
-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
-
作者:汤显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牡丹亭 文学评论
-
描述: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
-
《吴吴山三妇合评本牡丹亭》评点研究
-
作者:李芸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吴山三妇合评本牡丹亭》 评点 研究
-
描述:了进一步的解读。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从版本入手,胪列收集到的《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六个版本的概况,列表比较了梦园本和清芬阁本的差异之处,找出其共同的原本康熙三十三年的梦园本,并分析其存在差异的原因
-
吴吴山三妇评点《牡丹亭》研究
-
作者:谢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吴山三妇 《牡丹亭》 批评研究
-
描述:归纳和总结,围绕《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展开,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论述本论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和创新点;第一章着重介绍清康熙年间著名的戏曲评论家吴吴山及先后与吴山约为